潘強華.59歲.太平人.小兒專科醫生
我小時體弱多病,鼻子敏感傷風感冒而經常到醫院看病,在8至9歲時,便獨自乘搭巴士到太平醫院諮詢醫生,當時也非常喜歡醫院內的藥水味道。
在看診時,曾遇上一些敷衍塞責的醫生,只是問了病情,連頭都沒有抬起來,或戴起聽診器為我診斷,便開出了藥。雖然當時我年紀還小,但已知道醫生這種態度不恰當,從此便下定決心要當一名好醫生,並因為喜歡小孩有赤子之心,而選擇就讀兒科,且圓了夢成為一名兒科醫生。
為兒童診斷較容易溝通,因為孩子不會隱瞞病情,而當見到兒童痊癒後蹦蹦跳跳的情景,這便是對一名醫者最佳的回報。
我畢業後便在吉隆坡工作,過後選擇回到老家太平,這裡雖然沒有吉隆坡的繁華,但有山有水。而在太平行醫24年後,一些第一代的病人也帶著第二代前來問診,讓人感覺到光陰的飛逝。
2000年我接觸到慈濟功德會,但於2010年才有機緣參加慈濟人醫會,並參與訪視探訪感恩戶。其中有一些是癱瘓的病人,讓我對慈濟的善行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於是在2019年受證為慈濟人,並出任太平慈濟人醫會組長。
在當慈濟人期間,令我見到許多不幸人士而有所啟示,深深體會到病患無法走出來,而幸運者便應該走出去給予協助。
我也參與太平跑步隊與拉律峇登捷兔跑步隊,每個星期都跑步爬山,因為運動可以鍛鍊身體,對健康非常重要。此外,在深山野林中也可以見到許多不同的花草樹木,以及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我10年前也參加了太平立心歌唱協會學習唱歌,並在鄭秀雲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如何用丹田發音、用氣及唱歌的技巧而受用無窮。
不論是從醫、跑步登山及唱歌,都可以接觸到各階層及各行業的人士,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也從這些朋友中學習到許多的知識及道理,不斷的豐富我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