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深知世界變化之快,所以許多專家都提醒要靈活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大專院校校方應與學生展開有效交流,聆聽他們的需求與問題,也讓雙方理解各自的做法。
ADVERTISEMENT
多年前有過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小對話,那是在一個需要跪拜的場合,輪到我前面的大概6、7歲的小孩領跪墊時,派墊子的人開玩笑說“小孩子不需要啦”,小孩的媽媽在一旁聽了想也不想地就說“小孩子跪拜就不會痛嗎?”
這個小對話的內容雖然微不足道,但是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我一開始也覺得“小孩子不需要跪墊”這句話沒什麼毛病,若我是那小孩,肯定笑笑就接受這樣的安排,但是小孩媽媽“反擊”的邏輯,對我如棒頭一記,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容易把年紀輕的人說的話不當回事,當他們為自己爭取利益或保護時,也容易被認為“太溫室”了。
上週有些大專學府的學生會代表召開記者會,他們反對校方要求他們在本學期內恢復實體上課和考試。我當時被安排採訪其中一場記者會時,就如許多網民一看到大學生反對返校上實體課和進行實體考試的反應一樣,心想他們怎麼這麼“溫室”,中小學生都恢復實體課了,為什麼大學生不行?是要偷懶嗎?還是考試容易作弊?若要說傳染風險,那麼和朋友聚會的風險就不高嗎?
我帶著這些不解與疑問前往採訪,但是他們在記者會上提出的幾個理由,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對“有的年輕人就是很溫室小花”、“反對上實體課的學生肯定是想偷懶”的既定印象與偏見。
他們提出的理由之一,是許多學生需要跨州返校,且需要安排住宿,但是校方是在本學期的第二週才宣佈他們須在第八週返校開始實體課,因此時間並不充裕。二來是有的學生在本學期之後便會開始實習或畢業,因此從第八週開始租房並不“划算”,而且對經濟有困難的家庭來說,這是一項可以避免的負擔。
儘管正常來說,大專院校的課本來就是要以實體方式進行的,外州學生念高等教育本來也就是要租房的,時間不充裕就看自己如何管理時間,而這些開銷都是“應該的”,為什麼現在要來投訴?但是除了線上課看起來比實體課更自由、更“無人管”的既定印象之外,讓恢復實體課的開銷更加合理,可以也是校方納入考量的因素嗎?
我贊同實體課比線上課來得有效,也認為學生在實體的校園生活中可以體驗和學習到的事物,是無論多麼認真上線上課都無法得到的。但是,我們已是經歷過疫情封鎖,導致校園關閉,教學全面轉向線上方式的世界了,我們已有過除了實體以外其他可行的教學方式了,在逐漸恢復常態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回到傳統的方式,也該汲取疫情下可行的方案,並提出新的選項。
大家深知世界變化之快,所以許多專家都提醒要靈活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大專院校校方應與學生展開有效交流,聆聽他們的需求與問題,也讓雙方理解各自的做法,包括校方的決定與學生反映問題的手段如召開記者會等,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再製定出儘可能符合相關利益者的需求的方案。
回到我在文章一開始時的小對話,無論年紀與身分階級,是學生還是校方,甚至是員工還是公司,是普通百姓還是政府,雙方都有權利為自己爭取利益與說出自己的需求,這樣的做法“溫不溫室”見仁見智,只是也該先聽聽他們怎麼說,說的合不合理再做定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