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4日讯)新加坡常见的12种热带植物可以帮助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排毒”,有助于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由南洋理工大学和国家公园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北部工业区种植牛草、积雪草和蜈蚣草等植物,以测试植物修复法在本地的可行性,3个月后证实这些植物可以吸收并贮存土地中的重金属和准金属污染物。
ADVERTISEMENT
科研团队发现常见的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又称崩大碗,图左)和蜈蚣草(Pteris vittata,又称鳞盖凤尾蕨,图右),都可以吸纳土地中的镉(cadmium)。
土壤中本来就蕴含镉、砷、铅和铬等重金属物质,加上交通工具和建筑工程排放的气体,以及杀虫剂、油漆、电池、工业废料等污染源,长久以往可能导致土地累积大量重金属物质,对人类或动物造成危害。
洗土酸浸法成本高
为了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过去普遍运用洗土(soil washing)和酸浸法(acid leaching)等方法,不但成本高昂,使用的高刺激性化学物质也可能对环境产生新的破坏。此外,运用重机械来挖掘和运输泥土可能会影响泥土的健康和肥力,也提高重金属泄露的风险。
因此,研究团队希望以植物修复法(phytoremediation)来取而代之,也用上常见而且容易种植的热带植物,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运用植物来收集重金属物质,也可以防止金属泄露和侵蚀,降低污染物扩散的风险。
植物修复法起预防作用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陈瑞银说,实验结果显示有些土地的重金属和准金属成分较高,这可能破坏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健康。因此,实行的植物修复法起了预防作用,尽量减少金属污染。
植物在吸收饱和后就会从土地上移除,贮存其中的重金属和准金属物质经过提炼,也可重新作为工业用途。
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蓝燕明博士说,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往往要重新规划土地来推行新的发展计划。因此,必须通过绿色可持续的方法来补救受污染的土地。
蓝燕明说:“比起其他方法,植物修复法相对成本低廉、可长期使用,也维持了自然环境的美感。”
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王亚敏也说:“这项实验主要采用常见而且容易生长的野生植物,有些还是就地从南大社区芳草园中采集的。”
相对其他方法,植物修复法的效果更长远缓慢,而不同的植物可吸纳的物质也不同。因此这项计划也需要有效管理,包括重复种植来维持足够的生长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金属污染。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2月发表在《环境污染》科学期刊。接下来,团队也会尝试对植物进行改良培育,例如添加无机物来加速植物生长以及提升吸收效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20日讯)尽管供应给吉兰丹话望生甘榜格拉益居民的水源被指因采矿活动而受到污染;但卫生部对其展开的调查显示,水源重金属含量未超出标准限值。
卫生部昨日发文告说,吉兰丹州卫生局本月9日透过话望生县卫生办公室,在数个水源地点进行水质抽样调查。
“原住民发展局提供的重力供给系统(GFS)水样本的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重金属如铝、砷、铁及铬的含量,没有违反标准限值。”
“无论如何,卫生部将透过州卫生局及县卫生办公室,与原住民发展局合作(JAKOA),继续定期监测甘榜格拉益的水供质量。”
该部门于本月2日接获该甘榜环境污染的投报后,在本月5日对甘榜格拉益及其周围地区,包括附近的矿场进行实地考察。
此外,卫生部于9月23日透过“爱心联系计划”(Jalinan Kasih),对该地区的200名居民展开健康检查,并审查瓜拉柏迪斯和柏鲁克卫生诊所的数据;截至目前,并没有出现急性重金属中毒病例。
该部门将透过大马医药研究院展开进一步研究,鉴定暴露于重金属对甘榜格拉益居民健康的慢性影响。
“卫生部将透过现有的卫生服务,持续监测甘榜格拉益居民的健康状况。若出现任何健康问题,包括皮肤病,居民受促到临近的卫生机构检查。”
该部门也劝请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干净水源,以避免任何因水源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
聂纳兹米:2采矿公司已令停工
另一方面,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昨日亦发文告说,基于担心采矿活动会造成吉兰丹话望生格拉依河受污染,2间采矿公司已接获停工令,被勒令停止采矿。
他说,据环境局调查,这两家公司未遵守1974年环境素质法令(127法令),因此作出上述决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