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当执政党和反对党在政治地位和资源上有可比性,那么才有可能解除跳槽的风险,那么才有可能脱离金钱政治,往政策政治聚焦。唯有这样,反跳槽法才能有立法的基础。
ADVERTISEMENT
反跳槽法要在国会通过,面对的何止是过五关斩六将之难,无论希盟还是执政的国阵-国盟,面对桌上的法案草案,一副想接受又有一番难言之隐。当中考量,也许套用某时事评论员所指出的:希盟和国阵-国盟都曾经得益于议员的跳槽来巩固政权或者上台当政府,因此在未来的选举中,双方都希望跳槽这个利器可以是本身的专利权,以便在获取简单多数的议席中多一层的保障。这些小算盘,算是无人不晓。但反跳槽法的落实,还有制度上的不为人知的框框限制,让这个法案饱受争议。
跳槽,在西敏寺国会制度里被统称为“转换阵营”(Crossing the floor)。在英国国会里,执政党和反对党分居左方和右方的座位。因此如果有议员跳槽,那么就必须从一方跨到另外一方。当然,这是形式上的座位转换。“转换阵营”或者议员跳槽真正的意义在于赋予执政党的后座议员制衡执政党所组成的内阁所制定的政策。由于西敏寺制度的内阁-国会制度,一般上都是以党领政,即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即控制国会的立法权,也组成内阁并控制行政权。没有进入内阁的执政党议员,一般上在国会投票的时候,都会跟从执政党党团的决定。当然,正常的西敏寺国会制度都会允许后座议员行使投票自主权,背后的意义就是要确保执政党在通过任何法案的时候都会和后座议员进行大范围的协商和讨论,让法案更具民意基础,并以此制衡权力巨大的内阁。
一旦后座议员对协商的结果不满意但是内阁依然执意要推动法案,那么后座议员可以用两个方法反击;第一,就是投下反对票,让法案流产。如果这么做还不足以阻止内阁的政策,那么他们还是可以祭出“跳槽”这最后一招,让执政党损兵折将,甚至倒台。譬如,在英国脱欧公投通过后,英国执政党保守党就有三个议员跳槽到新的独立议员党团,以此显现对保守党脱欧政策和政府向右倾的不满。当然,这种情形和马来西亚议员跳槽的模式和原因是绝不一样的。其他国家绝少有前座部长跳槽;如果对内阁的集体决策不满,最常见的情况就是辞职。而马来西亚的部长则是为了权力和原本的政敌共组政府。其他国家的后座议员通常因为党的政策不符合自身选民的利益所以选择跳槽;而马来西亚的后座议员则会因为没有拨款而选择跳槽支持政府。
因此,制定马来西亚反跳槽法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以新法确立更为稳定的政府,杜绝政治利益交换式的跳槽,同时也要让后座议员保持自主权,以制约控制行政权的内阁。归根究底,如果要真正反跳槽,那么提升后座议员和反对党议员的政治地位和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就政治地位而言,没有进入内阁或者担任副部长职务的议员,应该被赋予加入并主持国会特别委员会,让国会特委会对口各个部门,对内阁所推行的政策之制定和落实进行强力监督和制衡,或者更进一步的,对部长提名的政府机构领导人予以批准或复核权。这就可以确保没有获得官职的后座议员也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以此杜绝他们跳槽与获得权力的心思。
至于资源方面,选区拨款不应该再成为执政党制约反对党议员的利器,因为该拨款是来自人民的税收,因此无论选区议员属执政党还是反对党,人民都不应该被剥夺享有选区拨款的福利。一旦反对党和执政党的选区拨款数量一致,那么反对党议员也没有什么理由去跳槽了。
唯有当执政党和反对党在政治地位和资源上有可比性,那么才有可能解除跳槽的风险,那么才有可能脱离金钱政治,往政策政治聚焦。唯有这样,反跳槽法才能有立法的基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