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常常去看中醫,中醫都說我溼氣很重,到底什麼藥方適合去除體內溼氣?
答:在中醫的觀念裡,溼氣是一種體內水液代謝的失常,可引起多種不同症狀,例如頭面部油脂多、水腫、長期腹瀉、排便粘滯不暢等,例如患者長期腹瀉,不喜歡喝水,喝了水反而想吐,中醫將此診斷為脾胃溼氣;或者人總感覺疲倦、頭昏重、身體沉重、腳部浮腫,還有白厚的舌苔,也為體內較多水溼的症狀。
ADVERTISEMENT
中醫觀點認為體內溼氣可由於長期生活在環境潮溼的地方,或攝取過量的糖分、油膩食物,或肺、脾、腎功能低下,或氣虛、陽虛所引起。根據不同的病因以及溼氣所在的部位,中醫使用的藥方也有所不同,如溼氣在脾胃,可用平胃散、香砂養胃丸、藿香正氣散等;氣虛兼有水氣,則選用防己黃芪湯;陽虛兼有水溼,可用苓桂術甘湯、真武湯等,需經中醫師諮詢診斷後確定適合的藥方。
由於馬來西亞氣候潮溼悶熱,椰漿飯、奶茶、榴槤等高脂高糖的美食,也容易滋生體內溼氣或者溼熱,推薦以下幾種祛溼食材作為保健養生之用,可混合搭配泡茶、煮為湯水:
- 玉米鬚:具有清肝利膽,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糖尿病、溼熱黃疸、腎性水腫等。
- 冬瓜皮:具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溼熱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皮膚紅腫等症。
- 赤小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溼的功效,適用於胃腸道溼熱引起的便血、腳腫、膿瘡等症。
- 薏苡仁:具有健脾胃、祛風溼的功效,適用於關節腫脹疼痛、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 荷葉:具有清暑、利溼、消脂的功效,適用於中暑、腹脹腹瀉、水腫型肥胖等症。
- 生薑皮:具有散寒、行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下肢浮腫、胃口不佳、噁心欲嘔、怕冷、腹瀉等症。
更多相關【問藥】: 陳文恬/請問坐月子喝的是什麼中藥?加上生薑的月子飯菜,口乾燥熱又便秘,請問可以怎麼改善? 陳文恬/已停經2年,有異常淡黃液體排出,子宮發炎是更年期後常見問題嗎? 陳文恬/請問在中醫學裡,有對付溼疹的方法嗎?例如拔罐或放血等 藥物應該怎麼吃才有效?讀者所有問題,可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