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做麼我的媽媽中風臥床後,身體越來越瘦,手腳變到瘦瘦小小隻?人老就是這樣的,對吧?”常常很多人會進來藥劑行詢問類似的問題,但很多人都以為是正常的,人老了沒辦法。但事實是這樣的嗎?
ADVERTISEMENT
長期臥床的人如果不運動,肌肉會開始萎縮,且骨頭裡的鈣質也會逐漸流失,甚至各個關節也開始僵硬。漸漸地,就會失去獨立活動的能力。此外長期臥床也會嚴重地影響了食慾和消化功能,導致營養攝入減少,進而出現消瘦的情況。另外,大多數患者本身是有一些疾病的,在臥床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褥瘡、肺炎等併發症,使人體的體質逐漸變差和消瘦。
但其實你知道嗎?長期臥床後所導致的消瘦是可以避免的。那到底應該如何預防肌肉萎縮呢?
1. 增加食用有營養的食物
隨著老化,蛋白質的合成速率較年輕的成年人來得慢,而蛋白質合成速率的降低會造成肌肉質量的流失。此外,不當的營養攝取,也可能造成肌肉減少症。有些老年人的卡路里與蛋白質攝取不足,難以維持肌肉的質量。
且老年人較少感到飢餓,吃得較少或是飲食較為單調,也較快感到飽足感;所以在飲食量上,許多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取量都未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
所以建議長期臥床的人,可以多服用高蛋白質的食物,如:鮭魚、菠菜、堅果、蛋。如果有進食方面的困難,可以向營養師或藥劑師購買合適的蛋白質飲料來代替每日所需的蛋白質。
2. 持續的運動
維持或獲得肌肉力量和功能是很重要的。以同樣是臥床不活動28天的情況為例,老年人腿部肌肉質量的流失將是年輕人的3倍。所以隨著老化身體的總活動量減少,培養持續運動的習慣,對於老年人而言更是重要。
此外,長期臥病的人的各部位關節很容易退化,必須常運動才能防止攣縮退化。但是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避免肌肉萎縮,如果運動的強度與時間不足,仍然可能會造成快縮肌的萎縮,而演變為肌肉減少症。關節運動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尤其是需要被動關節運動者,需要照護者幫助做關節運動。
其實,運動對於臥床的病人很可能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所以,家人應多鼓勵臥床的長者,並讓他們明白運動的重要性。每天都做關節運動,讓長者維持最大的關節活動度,以預防關節攣縮、肌肉組織缺乏彈性、四肢末端血液循環不良等情況。當病人逐漸有體力時,可以讓他坐起來或慢慢地開始走動。這個過程可以使用適合的柺杖來輔助。
運動的介入,可以減緩老化所帶來的改變,在維持或提升肌肉量的原則下增加運動量,就可以減少臥床、肌肉萎縮的可能。
切記,如果有手腳麻痺或雙腳有水腫等其他狀況,需要儘快尋求醫生的診斷。
總而言之,出院後病人還是需要家人的照顧,和自身的堅持不懈。希望所有生病的人,早日康復。
劉塑煊
藥劑師,在藥劑領域有超過5年的經驗。曾任職於檳城大山腳醫院和檳城詩不朗再也醫院。現在是一名社區藥劑師,疼痛管理藥劑師及銀髮族照護專家。她現駐於大山腳珍珠市大專藥劑行。
*此內容由以下臉書聯合呈獻:
大專藥劑“銀髮族專護站”臉書
“馬來西亞家庭照護支援群”臉書
“醫識力”臉書
相關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