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匯報》報道,香港中文大學古生物學研究團隊最近分析了一種古代翼龍的化石鐳射熒光成像,發現其身體構造能讓它好像鴨子一樣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以擺脫水面張力的影響。
此次分析揭示,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最早可追溯至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較以往的發現推前3000萬年。 Aurorazhdarchid是生活於侏羅紀晚期的一種小型翼龍,其翼展只有約40公分。它跟很多翼龍的飲食習慣相似,會潛入水中捕食水生生物,亦會進行其他水上活動。
ADVERTISEMENT
此前,科學家曾認為只有在海邊居住的大型翼龍才具有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飛的能力,例如在巴西發現、翼展長達十多公尺的Anhanguera翼龍。而這次論文為翼龍的生活方式增加了新觀點,應假設翼龍會像現今的鳥類一般,經常從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捕食。 研究結果已於《自然》旗下自然科學期刊《科學報告》中發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