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7日訊)聯合國大會週二通過決議案,規定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行使否決票權,聯大將自動召開正式會議進行辯論,變相要常任理事國公開解畫,提出正當理由。雖然不會改變決議被否決的事實,但可望有助防止濫用否決權。
近期俄烏戰爭爆發,俄羅斯曾動用否決權阻撓通過相關決議,令問題再受關注。
ADVERTISEMENT
擁有193成員國的聯大當天在一片掌聲中以共識通過決議案,這個決議並未撤銷或限制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的否決權。
聯大週二透過共識通過決議,根據議案內容,假如有安理會成員國行使否決權後,聯合國大會需要在10天內舉行會議,並首次容許成員國討論和質詢使用否決權理據,投否決票的國家將在會議上優先發言。
有關決議案由列支敦士登提出,並獲包括美英在內80個國家聯署支持。
列支敦士登駐聯合國大使維納魏瑟說,這項決議是“賦予聯合國大會權力並加強多邊主義的有意義的一步”。他表示,決議案只是建立一個新程序,並非針對任何國家,包括俄羅斯,決議旨在“ 促進我們這些非否決權持有者、也非安理會成員,在國際和平與安全問題上的發言權。”
週二早向聯大遞交決議案時,維納魏瑟提到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安理會沒法採取行動一事反映,有需要推動有效的多邊主義,以及促進聯合國的中間人角色。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卡拉馬爾德稱這項決議案為“朝向升高使用否決權代價的第一步”。
有關安理會的改革已經辯論了超過40年。人們普遍支持改革安理會以反映當前的全球現實,而不是依據1945年二戰後聯合國成立時的國際權力結構。不過,對擴大安理會的規模、組織和權力達成協議的所有嘗試,都因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角力而受阻。5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是改革議程的一部分。
根據聯合國的記錄,自1946年成立至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曾262次使用否決權,議題從韓戰、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到通告武器庫存等。
當中俄羅斯及前蘇聯佔119次,美國有82次,英國29次、中國及法國則各有16次。
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米爾斯表示,對俄羅斯過去10年來濫用安理會上的否決權感到特別擔憂,並列舉俄國否決的包括將敘利亞告上國際刑事法院(ICC)、抗議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以及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入侵烏克蘭的決議案。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吳百納稱,決議案是“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邁出的一步”,並補充說“我們更願意贏得否決,而不是使用我們的否決權阻止安理會的行動。”英國自1989年以來未使用過否決權。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庫茲敏將否決權稱為“聯合國架構的基石”,並警告,沒有否決權,安理會將成一個橡皮圖章機構。
聯合國新聞部新聞和媒體司司長姜華表示,決議案對遭否決決議案自動引發聯大辯論,“在實踐上可能會造成程序上的混亂和不一致。”
印度和巴西則指,有關決議案並未解決改革安理會的真正問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