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對充滿荊棘的工作,但Reef Guardian的領隊人兼海洋生物學家鍾鳳珍憑著不懈的精神和專業知識,率領團隊一次次邁向海洋保育的新里程碑,讓RG從2004年4名員工的小組,壯大至目前15名員工(包括3名沙巴大學的實習生)的團隊。
馬來西亞被海包圍的地理特質,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也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到海島遊玩,感受潔白沙灘和碧海藍天、海底瑰麗壯觀的珊瑚、不勝枚舉的海洋生物。
ADVERTISEMENT
然而,當翡翠般的美麗海島發展成旅遊勝地,伴隨而來的就是環境汙染問題,加上全球暖化、非法捕魚、塑料垃圾等其他嚴峻挑戰,要維持美麗安全的海島和豐富的海洋生態,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海洋勝地的背後,究竟海洋科學家付出了哪些努力,才能讓旅遊發展和海洋保育並存?來聽聽Reef Guardian的領隊人兼海洋生物學家鍾鳳珍(Achier Chung)博士的分享。
隨著2001年沙巴州政府宣佈位處蘇祿海的蘇古群島海域保護區(簡稱:SIMCA)為我國首個由私人組織管理的海洋保護計劃,2003年,民間非營利保育組織Reef Guardian(中文意指珊瑚礁守護者,以下簡稱:RG)受州政府委任,與沙巴野生動物部門合作,擔起管理和保護SIMCA的責任,監控與巡邏該海域區內的人類活動,確保該區的生態旅遊活動,與珊瑚礁棲息地和海洋生物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晝夜雷達巡邏,舉報非法捕魚
SIMCA範圍包括蘭加央島(Lankayan)、德加彪島(Tegapil)和標利安島(Billean),面積約5萬公頃,來自本地、越南和菲律賓的漁民經常衝著豐富而海洋資源而來此非法捕魚,當中有些漁船使用拖網捕撈,一網打盡,甚至連魚苗和瀕危物種一併捕撈;有些漁船自制炸藥以“炸魚”的方式撈捕,粗暴殘忍的方式對海洋造成極大的傷害。
在茫茫大海巡邏執法,挑戰之大可想而知。RG執法隊利用雷達跟蹤系統在海上巡邏,日夜輪班看守,若發現可疑船隻,就會與陸軍、海警等執法機構合作展開調查,打擊在 SIMCA區域的非法捕魚活動。
鍾鳳珍分享,為了解決非法捕魚和炸魚活動的問題,RG跟本地的漁業部門、海警、潛水教練、大學教授等保持緊密聯繫並充當“線眼”,若發現非法捕魚或炸魚活動,就會即時在群組通報或舉報給執法單位,好讓執法範圍立即採取行動,一同打擊非法捕魚業者。
“這些事情一個人是做不成的,我們只能在SIMCA區域強制,SIMCA以外不屬於我們的管轄範圍,只能交給美里、海洋警察等單位。所以說,各單位之間的溝通和提供的資訊很重要,一發現有非法捕魚,就立即互相通報。”時至今日,該區域的非法捕魚活動已顯著減少。
保育珊瑚礁海龜,還管控環境辦教育講座
除了海域巡邏,珊瑚礁和海龜保育的工作同樣非常緊要。這是因為珊瑚是支撐海洋生態和漁業的重要因素,如果珊瑚被破壞,就意味著海洋生物失去了良好的棲息環境,而海龜是食物鏈裡不可或缺的存在,保護海龜,有助維護海洋生物多樣化和生態系統平衡。
蘭卡央島是許多綠龜和玳瑁的產卵之地,每逢海龜產卵季節,RG隊員就會負責看守、記錄、收集並孵化海龜蛋,最後將小海龜送回大海,保障龜卵的安全,阻止有心人士干擾海龜產卵,以提高小海龜的孵化率。
為了確保島上的汙水處理不會破壞大自然,RG隊員還在島上設置適當的汙水處理系統,以便處理和排放來自浴室、廁所、廚房等的廢水,並且使用隔油池和垃圾箱分離固體廢物,以獲得適當的處置,確保將海島上的旅遊活動對保護區的影響降至最低。
每次潛水前,RG隊員都會向所有遊客或潛水員給予簡明指示,強調“禁止腳蹼著陸”、“禁止收集海洋標本”和“禁止亂扔垃圾”等條規,並且安裝指示牌,透過活動和講座,給遊客分享海洋保育的知識,若遊客有任何違反SIMCA規則的活動,RG都有權去制止他們。
鍾鳳珍補充,在疫情爆發之前,RG會到山打根學校給予講座,透過分享會或展覽,引起大眾對海洋和環境保護的關注和認識,通過教育和生態旅遊,促進更多人參與海洋保護工作。
維護婆羅洲生物品種,本地科學家當仁不讓
來自砂拉越的鐘鳳珍(Achier Chung)酷愛海洋、太陽和戶外活動,小時候經常在巴剎幫媽媽賣魚而接觸各類海產,對水產養殖和大自然相當感興趣。
上大學時她選修砂拉越大學水產科學與管理系,當時她是該系的第二屆學生,班上只有6位同學,經常有機會實地考察。大學期間,教授就曾帶他們到砂拉越巴哥國家公園(Bako National Park)和沙巴馬努幹海島(Pulau Manukan),學習有關紅樹林的知識,以及瞭解如何在沙灘、河邊等地採集生物樣本和研究。來到最後一年,她與同學更有機會去到沙巴拉央拉央島(Pulau Layang-layang),用3個星期時間學習潛水以及如何下水蒐集數據資料,例如海參的分佈、蝴蝶魚的繁殖習性等,然後展開研究和完成論文。
2001年,她專注研究玳瑁海龜的游泳行為,獲得海洋生物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曾到中國和美國參與考研工作和學習,儘管海洋科學在本地算是比較冷門的科系,合適的工作崗位不多,但她最後選擇放棄在美國深造和生活的機會,回到本地發展。
“為什麼想回來呢?讓我特別的感觸是,曾在一個會議上,有某個外國研究者在介紹婆羅洲的生物品種,這讓我感到羞恥,自己是大馬人,也來自婆羅洲,為什麼介紹本地生物品種的不是本地的科學家?那時就覺得說,我應該回來。”
2004年,她接過Reef Guardian領隊的重任,鍾鳳珍坦言,起初那幾年並不容易,很多東西要學習和執行,包括保育海龜和珊瑚礁、監督該區域的捕魚活動和執法、舉辦講座及推廣海洋環境教育、完成科研報告、培訓保育人員,協調度假村的發展計劃、尋找資金方案等。
儘管面對充滿荊棘的工作,但她憑著不懈的精神和專業知識,率領團隊一次次邁向海洋保育的新里程碑,讓RG從2004年4名員工的小組,壯大至目前15名員工(包括3名沙巴大學的實習生)的團隊。
2015年,她獲得沙巴大學海洋科學博士學位,擁有珊瑚礁檢查生態潛水員、培訓師,以及名譽野生動物管理員等多重身分認可,2019年更獲得國際海員協會(The International SeaKeepers Society )頒發“馬來西亞海洋守護者(The SeaKeeper of Malaysia)”榮譽。
無懼風浪只怕人事
身為海洋守護者,隊員在島上並沒所謂的周假,幾乎每天都在執勤,且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隊員的工作時間長短視海上情況而定,必要時,有可能會工作超過12小時。
事實上隊員身兼多職,同時扮演巡邏員、教育者、海龜保母等多重角色,不分你我,隨時候命,必要時就會挺身而出,合力完成保衛任務。
她分享,同事在執法時會比較嚴格兇悍,甚至因此而惹怒一些違規的拖網漁夫。“同事曾試過被漁夫責罵,說:‘你等,出去給我看到的話,你給我打。’”
在前線工作,海洋守護者不僅面對大自然的風險,人性問題似乎更棘手。鍾鳳珍說,除了管理度假屋、監管捕魚業者,海洋工作者還得監督一些“不聽話”的執行人員。她曾遇過好些執法人員偷海龜蛋、釣魚、撒網捕捉鯊魚寶寶等,被她和隊員捉個正著。坦言自己性格蠻兇的她,在面對警告毫不退縮,站穩立場,向對方的上頭舉報。
“大風大浪那些都算是小事情,人啊,才是問題!”
以此,在海島上從事海洋保育工作,不僅要有較好的體能、專業知識和膽量,能忍受長時間在戶外工作,還得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與別人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應對驟變的大自然,也應付複雜的人事問題。
汙染洪流難擋,讚美是動力
問掌管十多年來海島有哪些改變,原以為會聽到一連串的積極變化,但她淡然說道:“越來越慘。”
她指出,從過去一年蒐集到的數據顯示,全沙巴州的活珊瑚覆蓋率(LCC)正在減少,即便在RG的保護管轄範圍,也抵擋不了大環境的汙染趨勢,只是情況相比其他地方較樂觀一些而已。雖然如此,他們並不因此氣餒鬆懈,目前積極探討珊瑚繁殖的課題,找尋更多方案來維護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保護這件事需要有人研究,有人執法,有人設定政策方針和監管,各個層面都需要有人去履行職責。”
團員情同手足
總的來說,守護海洋是一份充滿荊棘、歡樂、成就感、需要長時間耕耘才能看到變化和成果的團體工作。RG團隊裡有好幾位隊員工作超過10年,最短的也超過3年,情同手足,多年的努力讓他們獲得社會的掌聲。
鍾鳳珍靦腆笑說: “當遊客看到這裡的海龜很大、魚兒很多,珊瑚也維持很美的狀態,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別,稱讚說做得好,我們就很開心。”
如果沒有海洋守護者投身其中,海洋的汙染程度會有多快?如果人們一貫地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海洋汙染的問題,我們的下一代還有機會擁抱美麗的海洋嗎?
更多文章:
rm_restrict_content]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