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訊)經濟專家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的通貨膨脹效應,預計將在5月中旬就可看到影響。
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SERC)執行董事李興裕接受星洲日報電訪時表示,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國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出現衰弱轉變。
ADVERTISEMENT
李興裕:若無力津貼將引漲潮
李興裕認為,儘管我國的通膨指數只有2至3%左右,較一些先進國家的8%左右通膨指數來得更低,但考慮到政府為控制我國的物品價格而進行了大量補貼,尤其是接近300億令吉的汽油補貼,我國的通膨指數造成的影響仍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當政府的津貼無法持續時,可能就會引發另一輪漲幅了。”
他表示,儘管剛剛結束的開齋節出現大量的人潮,但這一情況並不能反映出真實的情況。
他說,由於僱員公積金局在開齋節前夕批准了總額高達401億令吉的特別提申請,使得民眾暫時有一筆流動資金進行消費。
“因此,我們過後還要看看人民的消費會不會變得更加謹慎,是不是還能保持這樣的購買能力?預計在5月中就會看到影響。”
蔡兆源:調高最低薪影響待觀察
另外,亞企理財中心稅務與財務諮詢總監拿督蔡兆源則認為,5月1日開始落實的最低薪金調漲,會不會抵消整體購買力減弱的問題,還是有待觀察的。
“我不確定最低薪金的調漲,會不會加劇通膨效應;畢竟最低薪金從1200令吉漲至1500令吉的漲幅是25至35%,整體漲幅是滿大的,一旦商家無法承擔這一漲幅,就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
蔡兆源指出,我國的經濟復甦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僅僅只是通貨膨脹問題。
“目前可以說是錯綜複雜,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美料加息致馬幣受賣壓
他認為,美國很大可能會在今日宣佈加息的消息。
“這對馬來西亞造成的問題就是資金向流向美國,以及造成馬幣受到賣壓。
“雖說我們有汽油、油棕出口抵銷賣壓,但能不能抵銷則是另一回事。”
他說,如果馬幣貶值5%,我國價格指數上將漲0.5%,每個家庭多付20令吉購買家庭物品。
“當購買能力弱,肯定對經濟造成影響。”
蔡兆源也認為,整個不確定因素,對於經濟的影響,會遠遠大過通貨膨脹。
他補充,儘管我國疫情已過渡到地方性流行病階段,並且全面開放,但中國還是堅持清零政策,因此也還不能全面排除疫情帶來的影響。
“中美貿易戰會否推向冷戰情況也還在醞釀中,冠病和俄烏戰爭造成,也造成太多不確定因素。”
蔡兆源表示,很多人或許會在此刻報以觀望的態度,不僅僅是投資方面,理財方面也會比較居安思危,會暫緩重大決定,造成整體的經濟放緩。
他說,政府目前主要是採取津貼措施來控制漲幅。
提高人民收入最關鍵
“但這隻能是短暫措施,如何提高人民收入,可以承受國際經濟波動的影響才是最關鍵的。”
根據馬新社報道,大馬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世界油價上漲及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被視為導致供應鏈中斷的主要原因,並在全球經濟產生漣漪效應。
基於食品通膨上揚,我國今年3月的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的122.9點相比,小幅增加2.2%至125.6點。
CPI用於檢視消費品和服務的加權平均價格,以CPI衡量,官方數據顯示我國的通膨率超過國內2011年至今年2月的1.9%平均通膨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