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gu出生於哥打峇魯,從幼兒園至中六都是在華校學習,如今又在華文大學裡工作,大家都很熟悉Cikgu,因為他在新紀元主理註冊、教務、政府事務處等事務。“Cikgu”這稱呼其來有自,在此之前他是美術與設計系的講師,教授陶藝。Cikgu很喜歡美術,對陶藝尤其感興趣。高中畢業後,他轉入Institut Teknologi Mara(ITM)學習。原本報讀平面設計課程的他,在一名講師的牽引下,接觸到了陶藝,並逐漸發現在眾多不同的藝術形式裡,尤其喜歡陶藝,陶土創作使他更具創意,於是他轉讀陶藝課程,開始了他的陶藝生涯。畢業後,他成為了中央藝術學院的陶藝教師,以三語授課。因為大多數學生的家裡沒有拉坯機,於是Cikgu儘量試驗各種基本技巧成型的可能性,像圍條、圍板,讓學生設法打破侷限,進行創作。為了讓學生接觸陶藝愛好者的市場,他鼓勵學生們多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學院的美術展覽區,也把部分學生的作品放在自己的展覽裡。
ADVERTISEMENT
Cikgu的作品獨特,有著濃厚的個人風格,也呈現了多元民族風格,融合了中、巫、日及南洋風格,其陶藝造詣高超,也吸引了許多報章雜誌社的記者前來採訪拍攝。這些作品當中有一些是以植物為題材,用樹根的走紋,製造花瓶、桌燈、擺設品等,或者以荷花、太陽花為主,表現出一種積極、清新、脫俗的感覺。其獨創的茶壺,尤為人所津津樂道。茶壺獨特之處在於,Cikgu用了泥板方法制成一個長型壺身,足夠容納20人分量,並有壺蓋上那象徵藝術家的地位和根源的尖角形狀以及像第二個噴口的握柄。Cikgu分享製造陶器的關鍵過程——燒陶這一步驟。首先,得用泥製造一個模型,待它干時,便放進爐裡以900至1000的熱度燒約半小時,然後為陶器上色,再燒12至15個小時。這樣的一個過程,Cikgu每每樂在其中,甘之如飴。
Cikgu喜歡陶藝,並非功利因素使然。因為早期陶藝並不受歡迎,一般製作30個陶瓷,只有幾個會被賣出去;但現在陶藝開始越來越受關注,他的作品也很快地,幾乎一售而空,每一件藝術品的價位大概是RM500至RM600不等。Cikgu早期的作品以米褐色為主色調,現在的作品色調更豐富,彰顯了繽紛與活力。他有個目標,就是把大自然融入在作品裡,希冀能把山水畫畫在他親制的陶器上。Cikgu曾參與過無數的展覽,其中包括Clay Inspiration 2000, Visi Seni Bank Negara, 3D Expressions’95和Inspiration In Clay等,其參展作品絕大部分皆被收藏家收購,有的則展示在國家銀行或政府機構裡。
2006年7月,Cikgu來到了新紀元工作,擔任美術系的講師。2007年左右,學校創辦了政府事務處,他受委為部門行政人員,身兼兩職。2008年,他便被擢升為政府事務處主任。2010年,Cikgu也被委任為美術系副主任。2014年,Cikgu從美術系調任學術部當副主任。2016年年末,他被委以重任,擔任註冊處主任,直到現在。從一個學術人員,走向行政要員,並非Cikgu所追求,實乃無心插柳柳成蔭。Cikgu表示當初被委任為註冊處主任是有典故的。他曾經幫助過別的大學處理MQA、解決執照問題。從那時候起,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和教育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一個經驗催生又一個同類型的經驗,慢慢地,他與學校的註冊工作越結越深。Cikgu還沒上任註冊處以前,已經協助彼時的註冊處主任莫順宗校長準備申請升格的文件。他向我們分享他和校長處理個案的經驗。當時,商學系有個2+1的雙聯課程,以及美術系有個室內設計的課程,都需要向政府申請認證,但是無法達到標準,所以多次被教育局拒絕,當時周遭反對的人許多,認為新紀元不需要走政府體系,眼看事情好像做不下去,一心一意想幫學校取得課程認證的Cikgu,也有點納悶。他感謝幸好校長很勇敢,抵住所有聲音,兩人堅定不移地,繼續執行,沒有一點動搖,儘管罵聲不斷。他淡淡地說:“我不明白。對的事,我們去做就是了。可以批評,但我們要一起去努力,去做。不能只批評,不做。”
談及升格,校長說Cikgu功不可沒。對此,Cikgu淡然處之,只輕輕說了一句:“我還沒做完我要做的工作。我現在只有一個目標:10年後,新紀元大學學院升格為新紀元大學。這是我和校長共同的期盼。”Cikgu動情地說:“老師,你們也要做。大家一起來做。新紀元教職員上上下下必須一心一意、齊心合力,那麼升格是可以實現的。”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卻說到了我們的心坎裡。他的眼神,堅定不移。他繼續說:“升格後,我們不再推別人家的課程了,每一個課程由頭至尾都是屬於新紀元製造,我們不再有雙聯課程了,要向社會推介屬於我們自己的學士課程了。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有沒有信心去推介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每一個課程做好,做得更有質量,更符合市場需求。”
真正的愛,就去執行
要Cikgu回憶申請升格的路上,哪些事最是記憶猶新。他說:“在校長還是註冊處主任的時候,我每天早上都敲他的門,然後一起處理MQA文件,我們共事最久,默契也最好,從來沒有心結、隔閡,或者有內鬥。發生任何問題,我們都是一樣地,抓住一個目標:把問題解決,把事做好。2008年那一次,我們失敗了,我們重新努力,5年間把三十多個課程的MQA都處理好。我們真的是一條一條查閱、一條一條完善它。一路走來,自然是很深刻的。”校長與Cikgu的情誼,可見匪淺。能夠像他們這樣,相互扶持、患難與共,朝同一個方向一起努力,真的非常不容易。升格的所有苦累與煎熬,大概除了他倆,非旁人或耳聞者能輕易懂得。也因此,很多人說他們之間是“abang adik”。Cikgu認為現在的新紀元塑造了相對更好的文化。校長開始走入課堂,教授高級中文,也舉辦茶會,製造多一些機會接觸學生、認識學生、聆聽他們的心聲,比如如何更好地使用“空的空間”,讓學生們進行活動;如何創造一個充滿微笑、溫馨的校園;如何塑造我們的教師、行政人員,乃至於學生,都展現出禮貌、積極、開朗、向上的精神氣質;如何提高教職人員的薪金待遇。“我們已經開始在做,要相信我們,帶給大家更好的新紀元。”Cikgu語氣和緩地說。
採訪的學生動容了,好奇一個馬來友族怎麼會那麼愛護華教,深以為答案必然牽扯出一段情繫中文的美麗故事,但其實不。Cikgu淡淡地說:“我不是在做華教事業,我是在做教育事業。”可見其胸懷與睿智。間中,Cikgu亦坦言希望更多的馬來同胞學漢語,希望更多的非華裔走入新紀元,豐富新紀元的文化。
訪談的最後,問Cikgu對新紀元人有什麼期許。他說:“如果真的愛新紀元,不要打(擊)新紀元。可以批評,但一定要一起來努力。真的愛,就去執行。”再問Cikgu對自己有什麼期許嗎?他微笑以道:“現在學校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給學校。有一天,學校不需要我了,或者說,升格成大學了,我就回到美術系教書,做陶藝,我還是很喜歡的,真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