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9/05/2022

电影

科技

梁友瑄

视觉特效

陈伟团

电影

科技

梁友瑄

视觉特效

陈伟团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篇】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林明辉、黄玲玲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每当走进院之前,总会被各色的影厅分类迷花了眼。

ADVERTISEMENT

令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风、雪、闪电和气味的4DX;配合电影情节,座椅会做出不同程度和方向震动的D-Box;逾60个扬声器环绕,制造出环绕立体声,又或者是被巨幕270度地包围,带来沉浸式体验的Dolby Atmos全景声以及ScreenX……

于是,不得不感叹高丰富了人们的观影方式和视觉享受。

但实际上,新科技的涌现,不仅改变了“造梦者”的工作方式,也有可能为影视行业带来剧烈的变革,甚至改变人们的观影习惯。

那么过去至今的一百多年里,影视产业历经了哪些科技革命呢?

“电影”的特点是运动的画面(motion/moving picture),身在21世纪的人们对此自然是见惯不怪,但在1878年之前,人们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张张静止不动的照片。

“于是,就有人想着怎么让照片动起来?开始有了‘1秒24格’,照片动起来了。”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高级讲师解释说。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最开始出现的是动态图像,1878年英国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的《飞驰中的萨利·加德纳》以及1888年路易斯·普林斯放映的《郎德海花园场景》,但是真正走入公众视野的,是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的短片《火车进站》。

“在电影史会谈到的是,那时候火车突然出现在投影的布幕上呼啸而过,在场的观众吓得躲起来,因为他们从来没看过,觉得火车将穿过白幕撞到他们。”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一开始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多是日常生活内容,比如婴儿喝汤、工人离厂、拆墙等等,渐渐地尝试加入戏剧元素,探索更多可能依然没有结果,一直到法国魔术师梅利耶(Georges Méliès)发现停机再拍技术,充分地发挥创意,实现了转场特效,令人惊艳非常。

他的经典电影《月球旅行记》是搭景拍摄,运用爆破,让人在现场“消失”。

“当时使用底片拍摄。先是一个人跳下来,然后下一张底片是爆破‘嘣’的一声,烟雾弥漫,再下一张底片便是人就不见了,特效就完成了。”

“这也让很多观众意识到电影是可以通过剪辑来叙事的。当然,前提还是要有想像力。”

接着,电影工作者尝试在底片上彩绘、上色,1906年英国人乔治‧艾伯特‧史密斯创建Kinemacolor,通过红色和绿色的滤镜投射电影,以模拟出电影画面使用的实际颜色。

一直到1935年,公认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上映,此后彩色电影渐渐成为主流,黑白电影则成为艺术创作的选项。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在电影领域掀起了“有声”革命,让无声电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无声到有声,默片从此“沉默”

早期的电影,多以无声电影的“默片”形式为主,但实际上有声电影在1900年已经出现,只是同步声音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并无大量使用。

“要收音,就要在演员身上别话筒,接电线,收音的机器发出的声音又很吵杂,还要特意给它搭棚。”

由于诸多限制,导致无声电影时代的导演和演员,包括卓别林都很反对并且质疑有声电影的必要。

“演员身上的话筒电线连接在摄像机,没法灵活移动,以至于拍摄的镜头有限,也限制了剪辑。”

当时有声电影一直不被看好,直到1927年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上映,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后无声电影日渐式微,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还有一些工种也跟着无声电影一起消失。

当时默片在播放时,影院老板会雇用讲评人在旁叙述故事、补充人物角色的对白,尔后字幕取代讲评人的功能,影院老板亦会请乐师随着电影情节播放音乐,或让钢琴师、风琴师伴奏。

有声电影崛起后,影院里的乐师也就随着无声电影销声匿迹。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爵士歌手》在电影领域掀起了“有声”革命,让无声电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从4:3到16:9,将观众拉回到大银幕

梁友瑄说,曾经的电影画面比例是4:3,呈接近正方形,之后渐渐越来越宽,演变成如今的16:9,实际上是为了划清与电视之间的界线。

“电视出现后,电影院流失了一大批观众。大家会认为,我可以在家舒舒服服看电影,为什么要去影院?”

因此,电影工作者就思考,改变画面的尺寸,改善观影者的视听享受。

“所有科技的发展,都是为了让观众再次走入电影院。”

这也包括后来的3D、4DX、D-Box、ScreenX等等,均是为了区别影院和家中观影的感受,带给观影者在家里无法享受到的体验。

“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是他们(电影工作者)想要贴近人类视听经验的过程。”

她认为,科技是人生命的延伸,比如VR(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AR(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MR(混合实境,Mixed Reality),甚至是XR(延展实境,Extended Reality)等技术,是考量如何还原人类真正的视听感受。

“康城影展近年来就推出XR的单元,在探索国外的XR市场。(这些技术)为的就是沉浸式的体验。”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梁友瑄说,曾经的电影画面比例是4:3,呈接近正方形,之后渐渐越来越宽,演变成如今的16:9,实际上是为了划清与电视之间的界线。
怀念胶片时代的拍摄氛围

早期的影视片是由胶片拍摄的,梁友瑄解释胶片和数位的成像原理不同,前者是粒子,不同的胶片再经过不同的人冲洗,影像的质感会因冲洗药水、曝光手法而异,比较具有生命力。

“后者成像方式是101010,所有的东西很精准。”

“(胶片)可能会有一点瑕疵,可是你知道这是很鲜活的。”

就像CD的歌声和现场的歌声,前者完美无瑕,后者可能会破音、跑调,一次性的艺术也许会有些残酷,可是感染力却是前者难以匹敌。

只是,随着数位技术的发展,数位和胶片予人视觉观感的些微差异还存在吗?

“几乎没有。”资深摄像师说。

这话一出口,顿时让我有些愕然,好像跟我想像的答案不一样?

他指出,现在的数位有办法做出胶片感,而其实所谓的胶片感,是一种仪式感和浪漫主义。

尽管如此,他却很怀念胶片时代。

“不是在观影上,是在工作上。它(胶片)是很麻烦,没有那么方便,技术门槛高,可是也因此,整个工作现场的气氛不一样,所以我很怀念。”

他慨叹,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很多时候导演甚至没想好怎么拍,就已经开始拍摄,觉得不好才调整。

在胶片时代,导演一声“开拍”,胶片转动发出的“哒哒哒”声,就意味着金钱开始燃烧,现场所有人全神贯注地投入眼前的工作,为同一件事进入高度集中的状态,现场一片肃静,氛围格外地神圣。

“这种专注的氛围,是我很久没有感受过的了。”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1:发展变革】当影视遇上科技…… 电影梦工厂百年革命
陈伟团表示,如今数位的技术可以处理成胶片感,在视觉上其实辨别不出来,但他很怀念胶片时代的拍摄环境和氛围。
胶片的温度:让电影人严谨对待拍摄

尽管数位已成为影视领域的主流,但这不意味着胶片失去存在的意义。

梁友瑄认为,经历过胶片时代的影视工作者,其工作模式和思维与数位时代的人们有显著区别。

“真正经历过胶片时代的摄影师,拍摄前会做完所有测试再决定哪套方案,会相对严谨。他们知道自己资源有限,可能只有那么一次机会。”

“现在则是‘拍了再算’,拍了一堆再慢慢挑,然后再交给后期处理,可是有一些是后期都救不到,因为前期没有很好的拍摄计划。”

另外,胶片的高分辨率以及格式的统一,只要保持得当,无论再老的电影也能通过扫描底片或胶转磁技术修复,转制成高清格式,这是胶片的先天优势。

基努‧李维斯2012年推出的纪录片《阴阳相成》(Side by Side)就胶片和数位之争,邀请了许多知名导演、影视工作者探讨交流。

其中《出租车司机》导演马田‧史高西斯在影片中提到:“我所担心的是现在大规模使用CGI,我们的年轻人也许不会再相信银幕上的任何东西了。”

至今依旧坚持使用胶片拍摄电影,《盗梦空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认为,胶片成像的颗粒感是数码影像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

然而,他们却无法阻止胶片逐渐没落。

梁友瑄则表示,其实大家都知道胶片的发展已经到了顶点,而数位技术发展迅速,可能性无穷无尽,尚未看到尽头。

“不妨用一个开放的态度去看各种新科技的进展,但不一定需要特别追捧它,而排斥旧的技术。”

相关报道: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2:应用效果篇】当科技渗透电影…… 幕后电影人如何活用造梦?
【科技助力电影造梦/03:体验意义篇】当影像遇上超高清…… 观众能否身临其境体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