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日訊)中國的礦業公司與電池製造商正在打造更緊密的聯繫,因為全球向電動汽車的加速轉型凸顯了對清潔能源革命至關重要的一種金屬的供應短缺。
ADVERTISEMENT
據彭博社報道,鋰價過去一年在中國上漲超過400%,不經令當局不安,也引發了從阿根廷到津巴布韋的一系列交易。隨著電動汽車需求推動鋰價上漲,電池製造商正在急忙確保鋰的供應。
電池生產商國軒高科與阿根廷國有采礦公司Jujuy Energia y Mineria Sociedad del Estado(簡稱JEMSE)就潛在合作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擬在當地建立一個電池級碳酸鋰的精煉廠。在津巴布韋,盛新鋰能與中礦資源將組建合資公司,在鋰礦項目上加強合作。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Allan Ray Restauro說:“許多新進展涉及中國的較小企業尋求敲定海外資源供應,這是中國用來控制供應鏈的策略。”一些國家的國有化可能對該策略構成風險。
中國礦業巨頭天齊鋰業正與電池生產商中創新航合作,除了達成《碳酸鋰供應框架協議》之外,兩家公司還將就電芯及電池材料、新材料、鋰鹽、鋰礦等領域開展共同投資、合作 研發等多領域的合作。
中國在電池金屬行業的主導地位也迫使美國和歐洲做出應對。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加快美國關鍵電池金屬的生產;週一,大宗商品貿易行托克集團宣佈計劃在英國投資新的鋰精煉廠。(聯合早報)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