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海南省一份网传文件显示,当地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一名老人,早前在种植地里露天生火煮饭,执法人员认为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烟尘等污染物质,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因此罚他600人民币(约393令吉),引起广泛热议。
有人指出当地是山区农业县,村民都在家里烧柴做饭,认为在家里烧和田里烧所造成的污染无区别。
ADVERTISEMENT
大安镇相关领导周四回应事件称,该文件属实,但文件只是一份告知书,当事村民已经到镇政府申诉,不会再罚款,仅进行了口头教育,当局并承认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瑕疵。
当地村支书称,镇里并不是真的要处罚老人,只是借此警示村民,减少秸秆焚烧。而且村委原本准备好了罚款,如果老人不提起申诉,村委工作人员会帮他缴纳罚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讯)父爱失衡引发家庭矛盾!一名女子痛诉亲生父亲长期偏心,不仅在餐桌上公然冷落她精心烹制的菜肴,更屡次出言贬损,最终导致她在情绪崩溃下不慎在餐桌失礼。
根据网媒《mStar》报道,该女子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倾诉,指父亲对姐姐的厨艺赞不绝口,却对她准备的饭菜始终冷眼相待。
“我下厨本出于孝心,父亲却总当面夸赞姐姐做的菜好吃,对我做的食物要幺沉默以对,要幺挑剔指责。”
令她心碎的是,当她耗费数小时准备开斋晚餐后,父亲竟当众嘲讽“这种饭菜谁会吃”。
“我哭着说今后再不为他下厨,甚至表示若他年老同住也不会做饭。”
女子透露,事后父亲依旧毫无悔意,次日继续对她冷暴力,彻底击溃她的心理防线。
上述帖文上传社交媒体后,引起网民的热议,纷纷对于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同时也建议她设立心理界限。
网民表示,这种明显的差别对待属于情感虐待,长期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同时也提醒,她不必强求父母认可,应优先保护自我价值。
较早前,《Science Alert》最新研究为此现象提供学术佐证,在分析30项涵盖2万名受试者的调查发现,父母偏心多表现为互动方式差异,而非情感总量偏差。
研究合着者兼美国杨百翰大学家庭生活学院副教授詹森卡罗尔解释:“这通常体现为对某个子女更亲昵,或与特定孩子冲突更多。”
研究显示,受偏爱的子女心理健康指数平均高出27%,学业成就优异概率增加19%;而遭冷落子女出现焦虑症状的风险提升43%。
此外,心理学家诺莱妮建议,子女需理解差异根源,若理由正当可尝试接纳,反之应优先保护心理边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