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上旬,“精緻馬六甲”負責人張淑芳邀約攝製視頻,主題是“馬六甲印裔的足跡”,其中一個環節涵蓋導覽甲州數座印度廟。這些所選的寺廟不論在創立的歷史、建築結構、供奉的神祗、神像雕塑等,都有讓人驚歎的亮點,簡述如下。
地板明亮如鏡的遮迪亞廟
位於馬六甲Cheng的印度廟歷史超過150年,是由來自印度南方Tamil Nadu邦Nattukottai Nagarathar地區的遮迪亞社群(Chettiar)創立,佔地20英畝,供奉穆魯幹大神(Murugan)。
ADVERTISEMENT
此廟寬敞,地板明亮得好像一塵不染。我們在廟裡席地而坐,向宗教師和寺廟管理人請教寺廟的一些事項。
問:這座寺廟看起來很新,打理得很好,四周的樹木和青草地讓人感覺很舒暢,是最近裝修的嗎?
答:寺廟是在2014年裝修,維持至今。
問:寺廟現在的大門是開在後方,為何寺廟前方沒有大門?
答:寺廟前方是穆斯林墳場,不適合設置大門。
問:那為何不把方向對調,將現在的後門變成前面?
答:這是一座穆魯幹廟,穆魯幹大神必須面向東方;如果位置對調,就變成面向西方,這是不行的。溼婆大神必須面向北方,那是喜馬拉雅山的方向,即溼婆居住的地方。
問:為何這座廟沒有印度南方寺廟常見的門塔(Gopuram)和旗杆(Kodimaran)?
答:這是遮迪亞廟的建築特色,我們在市中心打金街的另一座遮迪亞廟,也是沒有門塔和旗。
問:請問宗教師,您來自印度嗎?您是在哪裡接受宗教訓練?
答:我是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我們家世代都是宗教師,我很小的就追隨家父學習宗教儀式和相關事務。
問:謝謝接待及接受我們的提問。
答:不客氣,你們可以常來。
歷史悠久的市區印度廟
馬六甲打金街又被稱為親善街,這一帶有青雲亭、清真寺和印度廟,各民族和諧共處。這條街上的遮迪亞印度廟創立於1781年,可謂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印度廟之一,供奉象頭神為主神。
讓人驚豔的印度廟雕塑
馬六甲Gajah Berang遮迪村是遮迪後裔聚居地(注意:是Chetti,不是Chettiar,兩者不同)。他們的先輩是在15至16世紀期間南來經商,並與本地人通婚,形成一個特定的社群,其身分認同是印裔,信奉印度教,生活方式受馬來文化影響。
我們在遮迪村參訪的第一座廟是瑪麗安曼女神廟,瑪麗阿曼被認為是雪山女神的化身。此廟創立於1822年。
瑪麗阿曼女神廟外觀精彩,諸神的塑像,雕工細緻,經過歲月的洗禮,色調樸實淡雅,十分耐看。這是溼婆系統的寺廟,建築正面門楣上是主神瑪麗阿曼的雕塑。同一排左邊的雕塑是象頭神,右邊是穆魯幹大神。
建築立面的下半段,左右各有一組雕塑,呈現3大諸神。左邊是毗溼奴大神坐在大蛇阿難陀身上,肚臍冒出一朵蓮花,蓮花長出另一位大神梵天。右邊則是溼婆及其配偶雪山女神,他們腳下都踩著象徵愚昧與邪惡的侏儒阿帕斯馬拉。
遮迪村牌樓旁的溼婆廟
馬六甲遮迪村路口有座牌樓,以象頭為標誌。牌樓右邊有一座供奉溼婆為主神的印度廟,稱作Sri Kailasanathar Temple,創立於1887年。遮迪廟一般上供奉溼婆系統諸神為主神,包括溼婆、雪山女神、象頭神、穆魯幹。
在建築風格上,此廟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印度南方寺廟,有荷蘭建築的色彩。米黃色的建築立面,上半段呈三角形,中央有象徵溼婆的靈根為裝飾。廟的右側是色彩繽紛的鐘樓。廟的四周有牛的裝飾,牛是溼婆的坐騎。
溼婆廟的右側是遮迪博物館。
雙主神與4個門塔的大廟
位於遮迪村附近的印度廟是一座大廟,有4座門塔,其中一座是大門塔(Rajagopuram),氣勢雄偉,這樣大的格局,在馬來西亞極為少見。
此廟的另一個特點,是同時供奉兩位主神,即Thandayuthapani大神,這是穆魯幹大神的另一個名稱,也稱作Subramaniar;另一位主神是Thuropathai女神,即瑪麗阿曼女神。第一次見識這種雙主神的設置。
廟內神像雕塑多、壁畫多。負責打理寺廟的印裔婦女說,此廟創建於19世紀,2005年曾經大整修,最近才完成新一輪的裝修,請了數十位來自印度的工匠,負責神像雕塑和細部的裝飾設計。
以上只是馬六甲印度廟的一小部分,還有待繼續訪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