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畢業於新紀元,旅臺學生謝鎮逸在臉書上寫了一篇文章:《大馬沒有真劇評:〈疫爆〉劇評再評,兼談評論人的角色與位置》,對我(以粉墨勾蘭為筆名)評論新紀元講師賀世平導演的《疫爆》,刊登於星洲日報藝文版兩篇文章:《通俗雜交勵志——〈疫爆〉百密三疏》,與《拔苗助長與不良示範——關於〈疫爆〉的批評與反批評》,提出了批評。
ADVERTISEMENT
文章獲得回應是一種榮幸,在此與作者致謝。以下嘗試回應一二,希望作者再賜教。
謝對“通俗劇與勵志電影的雜交”一說感困惑,批評我“以此闡述兩種敘事情態的混合使用,卻不提供論述的理解,是一種去脈絡、去論證之行為”。我想謝忽略了星洲藝文版不是專業學術刊物:一版一千多字的評論,無論是篇幅或讀者對象的考慮,都以淺白簡潔為宜。同時一篇評論自有其側重點,能提出觀點和把看法說清楚足矣,不可能也無必要面面俱到,無所不包,更忌為了顯示自己“有料”而大拋書袋。我評《疫爆》編劇思維不縝密,舉出劇中一些違反現實情境,與違背邏輯的人物行動,並指出是一種不良示範。謝認為我“試圖引領讀者與觀眾重返寫實的權威觀念”,認為這是我“對古典敘事架構的執念”。對《疫爆》的戲劇風格,導演賀世平在臉書提過:“戲的結局發生在未來的2022年,顯然並不打算也不可能讓觀眾感覺徹底寫實”。不徹底寫實也是寫實,賀導所謂“不徹底寫實”,不外是劇中國防部研究所(地)和病毒特效藥(事)的虛構。作為文藝創作,虛構是必然的,全非虛構就不叫創作而是歷史或傳記了。那寫實劇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同意它是一種“通過客觀的舞臺形象,自然地流露作者的社會理想和道德激情的戲劇,結構通常具有時間、地點和事件比較集中緊湊的特點,臺詞採用生活化的語言”的話,那怎麼看都不好將《疫爆》列為非寫實戲劇吧?所以我只不過是就寫實說寫實而已,無所謂執念或引領。
不徹底寫實劇
關於《疫爆》的戲劇衝突,謝認為我“要求劇中要有明確的反派角色,認為善惡對質引爆的衝突才是正當”因此顯示出我“對古典敘事架構的執念。”這是很奇怪的一種理解與評斷,因為我對《疫爆》戲劇衝突的討論,更多的是描述性的:描述《疫爆》劇中幾個衝突的起伏過程,最後就編導的“模糊地點”的設置目標是否達到提出質疑。是否執念於古典敘事架構跟談《疫爆》並無直接關係,如此判斷純屬自由心證了。至於謝氏問:劇中“反派”,難道不能是不可見、不可測的病毒?這當然可以,戲劇要怎麼編是編劇的自由。但病毒是反派只是論者牽強附會。因為編導並無此意,戲劇的呈現也無此跡象可尋,所以才有“讓誤以為是寫實劇的觀眾感覺寫實的不徹底”一說。
謝氏質疑我對新紀元之建言:“配以經典或成熟劇本,讓學生集中精力於表演,確保戲劇的成功。”謝反而認為只演出經典作品會妨礙學生的成長,理由是:一,長期只使用經典劇本,會忽視了當代世界格局的瞬息萬變。二,大家一直覺得自己沒能力寫出“夠好的劇本”,所以一直不敢寫,導致“原創劇本”與“劇作家”身分在馬來西亞一直是個陌生名詞。三,經典劇本存在語言、文化翻譯的問題,語感、語境離當代太遠……
只演出經典作品?
謝氏否定戲劇學生學習經典的言論令人咋舌。如有戲劇學院或大學的文學院認同謝氏看法的話,那麼,大部分教師都要失業,因為大部分課程都不必開了。而戲劇或文學的學習也要回到洪荒年代,重頭再來。謝所謂學生“只演出經典作品”,純屬誇大其詞,從公開資料顯示,新紀元學生過往的演出,創作劇本的比例是很大的。而謝的理據更是荒謬:理由一,忘了經典有借古鑑今的功能;理由二,所述與近30年馬華戲劇的情況剛好相反:“原創劇本”與“劇作家”非但不陌生,反而氾濫得很呢(只是換了個詞兒:編導)。而經典劇本演出稀少倒是真的;理由三,不妨跟貴戲劇學院的老師請教吧,他們必定能教您如何拉近這個距離,也會告訴你不必擔心,因為太陽底下無新事,經典的價值是歷久彌新的。
最後要說謝文題目很聳動:大馬沒有真劇評。我們姑且從批評語境中去理解文中所謂“大馬”,其實只是馬華戲劇場域,並不包含其他語言劇場。但馬華戲劇時間跨度已達百年,說這百年來沒有“真劇評”出現,這無疑是給自己找麻煩。這種寫法彷彿是人肉炸彈攻擊,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同時連帶傷及一大片——連歷代死去的馬華劇評人也被挖出來炸屍,這玩兒的太大了,我這樣說不是挑作者的語病,而是從文章總結“大馬中文戲劇的評論失能”一段文字中,感受了論斷的荒唐。所謂的“評論失能”的依據竟然是:“從事書寫工作以來,鄙人也不認為自己寫出了一篇足以稱之為評論的文章。”並以此拋出結論:“我必須嚴格宣稱一件事實,那就是大馬至今仍未有真正意義上的戲劇評論。”謝文似乎要通過在論證過程中承認自己的不足、展示自謙形象。但恕我直言這是一種彆扭矯情:就因為“不承認”自己寫的是“評論”,愣是把全體馬華劇評人拉下來——都不準說自己的“評論”是“評論”了。(謝鎮逸文鏈接):https://www.facebook.com/yizaiseah/posts/pfbid0Kaj5xu1TsjLiDWpQMheaJ8nbrNCxdm2u1TTJ49CWsioESa15rxSqztCkue6rzMDXl
更多文章:
郭碧容/用戲劇與舞蹈承載生命的痕跡──《IGNITE燎:單人表演藝術節》 葉偉章/探索夢境的療愈力量──《夢的故事》舞臺劇 吳偉才/印象派是怎回事? 西北孤鳥/《年少輕狂》的戲劇性與瑣碎 吳偉才/窗,是個常青題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