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在馬來西亞服務的醫學系畢業生,都必須在政府醫院進行兩年的實習培訓(Housemanship)。在這兩年裡,他們必須到6個不同部門累積經驗。唯有完成了這兩年的培訓,他們才能獲得馬來西亞醫藥理事會(MMC)所頒發的正式註冊證,成為合格醫生。
據MMC的《實習醫生指南》,這項培訓的目的是為了讓新手醫生們適應醫生的要職,在上級的指導和監督下,能獲取應有的知識、技能、經驗和態度,以便日後在治療病人時,能獨當一面。
ADVERTISEMENT
與此同時,藥劑師也必須經歷類似的過程,差別只是藥劑師的實習時間為期一年,方能於大馬藥劑局註冊為執業藥劑師。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實習生指的是領正職薪水的實習醫生和實習藥劑師。
實習期間,實習生在每個不同的部門,都會分配一本工作日誌。這是衛生部所擬定的統一化審核方式,以評估實習生的表現。評估標準為:(1)知識、(2)技能、(3)行為,和(4)判斷力,這四項標準都必須達標。這是一項全面化的評估,因為實習生不只需要展示他們為病人服務時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病人提供優質、有效及安全的護理治療,他們也必須體現高尚的態度和團隊精神。
無可否認,實習生在職業生涯開端,免不了面臨重重挑戰。除了必須適應新工作環境外,他們還面臨艱難的學習過程,並且必須學會與同事和患者打交道。
身為過來人,筆者認同這非常不簡單。再者,近來媒體報道許多實習醫生控訴親身曾遭霸凌的經驗,令眾人錯愕。這是我們急需面對的一項課題。
很遺憾的,在國內外,類似事件層出不窮。為此,大馬醫藥協會在2017年設立了HelpDoc熱線,以便能為醫生提供投訴管道。迄今,大馬醫藥協會已經收到超過120名醫生的投訴和報告。
緊接著2018年,大馬醫學生國際協會也推出了一項名為“治癒文化”的運動,以提倡改善醫學界的工作文化。而大馬醫藥協會於2020年的一項調查指出,近70%的受訪醫生曾經歷過欺凌,多達75%遭霸凌或騷擾的醫生對工作失去興趣;80%受訪者也感到憂慮。這表示欺凌和騷擾已嚴重影響受害者的心理健康,所以我們應更嚴厲地遏止此類事件的發生。
與其以暴制暴,我們當下需要的是正面的工作文化。在不容許欺凌和歧視的環境下,我們才能擁有健康良性的競爭。
雖然實習生的工作時間比一般醫生來得長,以磨練醫學技能和掌握知識,但在臨床教育和學習過程中,院方必須保護他們的福利和身心健康。上司應該在不辱罵不諷刺的情況下教授和激勵實習生;醫院領導層有此責任以建立安全的工作環境,並積極看待任何投訴。
針對類似的霸凌行為,筆者有兩項疑惑:第一,政府是否應重審大學的教育制度來提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讓畢業生可以在工作上遇到難關時能自救?第二,反欺凌、反歧視與每個社會階層、結構和信仰是否都有緊密聯繫?
筆者認為霸凌行為乃是一個複雜的組織疾病。解決方案需靠系統思維。在診斷霸凌結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先識別它的體徵和症狀,再從多個角度研究這些病狀的特徵。
我們必須明白這些問題通常交織在一起,並且經常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每個利益相關者對於相同的問題都存有不同的觀點;將其作為組織問題來解決意味著使用的戰略必須包含社會和哲學基礎。
打個比方,我們需要對被指控霸凌者和受霸凌者的領域和觀點進行快照分析,以確定根本原因,從而得出事件驅動的解決方案。我國衛生部系統非常強調紀律和服從;不遵守規則的人的下場往往是被開除。
雖然如此,被告與受害者應該被賦予同等發表意見的空間。因為,解決一系列系統性問題和帶到會議室的主觀性至關重要。
對於實習生本身,在面對艱苦的實習訓練之際,實習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支持系統,同時也要懂得自理以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衛生部必須提供實習生尋求支持的資源。
與此同時,每當衛生部收到實習生的投訴時,必須立即行動,從受理、調查,然後給予反饋,並且不能讓投訴者擔心被反投訴和被處分。一個健康的工作場所應當具備雙向溝通,好讓每個成員的福利都得到高度重視。
若衛生部推出有效政策來處理這項問題,醫院董事和領導層必然會隨之倡導適當的工作文化。領導階層有責任及時採取行動,不對職場霸凌視而不理保持沉默,讓它公然發生。解決方案必須從制度改革開始,而制度改革必須從最高領導層開始!
實習培訓固然是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但是人事管理也是非線性的。實習生經歷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修煉技能和培養專業能力,以便日後能夠確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
我們希望衛生部設定的獨立小組全面分析這個組織疾病,減少培訓制度的障礙,強調實習生的成長和進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