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訊)受到疫情後需求激增、多年投資不足和來自環境、社會與企業監管(ESG)相關課題,及制裁俄羅斯原油等結構問題影響,國際原油提煉賺幅處高位,分析員點出,國內聚焦下游提煉業務的油氣公司料可因此受惠,維持油氣領域“增持”投資評級。
浮現短線交易機會
豐隆研究分析員今日在報告中披露,在觀察布蘭特原油裂解差價(Brent crack spreadprices)走勢後,發現提煉賺幅目前處於新高區間水平,相信涉及下游提煉業務的恆源(HENGYUAN,4324,主板能源組)及PETRON大馬(PETRONM,3042,主板能源組)料能從中受惠,短線交易機會浮現。
ADVERTISEMENT
“原油相關產品賺幅激升,或與長久存在的領域結構問題有很大的關係,這包括(一)疫情後需求攀升、(二)多年投資不足及ESG課題造成供應短缺,及(三)俄羅斯原油遭制裁,這些結構課題並非短期內可解決。”
根據價差合約與金融交易服務商OANDA平臺,所謂的裂解是來指將原油精煉成石油產品的過程。對於買進原油,並且精煉、銷售汽油等石油產品的石油企業,最關切是利用提煉石油的利潤確保穩定收益。
因此,針對原油與各種石油產品價格之間的價差進行避險,才是石油企業在風險管理上至關重要的事,像這種透過原油與石油產品之間的價差進行避險的行為就稱作“裂解價差交易”。
分析員指出,一般而言原油價格及提煉產品價格是齊頭並進,並且幾乎對稱移動,不過現在這傳統的趨勢卻被打破,這可從先前提及的3大發現看出端倪。
“首先是市場對下游產品的需求強勁回彈,我們相信這主要是大部份國家歷經兩年鎖國後重開國門及經濟後,大幅帶動需求彈升,而調查顯示需求激增耗盡全球原油庫存,目前跌至5年新低。”
豐隆研究續指,第二個發現則是市場多年來在能源與油氣價值鏈的投資不足,縱使是疫情前,化石燃料(也稱礦石燃料)就一直被妖魔化,稱其將嚴重傷害環境,同時也無助全球步向零碳排放。
“而過去兩年,來自投資者、政客及氣候社運人士的壓力更達到頂點,這也是強烈抑制生產資本開銷的因素。”
除了上述兩個理由,該行也點出,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原油也是促使原油提煉賺幅衝高的誘因。
“俄羅斯不僅是原油的主要出口商,同時也是西方國家柴油及半成品原油的供應來源,尤其歐洲國家更是仰賴俄羅斯作為柴油進口來源,現在對俄羅斯原油進行制裁,除了得尋找其他原油及柴油來源,也需要更多提煉設施。”
3結構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
分析員披露,鑑於以上3個油氣領域結構問題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相信這也能帶動本地下游提煉商比如恆源及PETRON大馬的業務,或可短線投資。
“我們注意到,新加坡Mogas92布蘭特原油裂解差價目前在每桶28美元(約123令吉)遊走,遠比2017年的高峰每桶17至18美元(約75至79令吉)來得高。”
報告指出,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間,恆源的股價站上18令吉的高峰,而PETRON大馬則在13令吉觸頂。
“不過,我們欲說明的是,提煉商一般都會採取漸進式對沖(遠期銷售),但由於缺乏這部份的資訊,我們並不能確定恆源及PETRON大馬的對沖模式,故未給予投資評級。”
油氣領域維持“增持”
無論如何,豐隆研究維持油氣領域“增持”投資評級,首選擁有穩定收入的迪耐(DNEX,4456,主板科技組)、阿瑪達(ARMADA,5210,主板能源組)、戴樂集團(DIALOG,7277,主板能源組)及大紅花石油(HIBISCS,5199,主板能源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