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人講求生活素質,病重的人要求死亡素質,到底死亡素質是用什麼來衡量?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每5年都會做一項名為“專家評估死亡素質的跨國比較”調查,綜合收入、區域、人文發展指數、人均壽命、死亡人數及醫療開支各方面指數來評估各國的死亡素質。
ADVERTISEMENT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項調查中,大馬人的死亡素質竟然是區域15個國家當中墊底,以100分為滿分的標準來說,大馬只是低空飛過,只達到58.7分。
報道:本刊 張露華
攝影:本報 陳世偉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去年發表“2021年專家評估死亡素質的跨國比較”報告,全球共有81個國家參與研究。經過分析後,大馬人的死亡素質排名62,在區域15個國家當中,是排名最後的國家。
更確切的說,死亡素質是指當一個人在人生最後一段旅程時,他們最後得到的身心照顧直接影響了死亡素質。這個時候他/她最需要的不再是治療,他們最需要的是一種叫做安寧療護(Hospice)的照顧,讓病人與家人、照顧者都可以得到喘息與好好道別的時間與機會。
慈悲安寧療護基金會(Kasih Hospice Foundation)主席吳碧彬醫生認為,大馬人的死亡素質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都不知道有安寧療護,甚至醫生也不清楚或沒有推薦給病人與家屬。
她表示,以前稱之為“臨終關懷”,但在大家都避忌說“臨終”這個字眼之下,“臨終關懷”後來就改稱為“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社區服務在鄉區異常匱乏
吳碧彬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死亡素質研究報告時表示,這是每5年進行一次的研究項目,最新的報告(2021年)指出,大馬的死亡素質在亞洲15個國家當中排名最後,全球81個國家中位居62名。
“這份報告反映出大馬人死亡前所得到的照顧很差,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或不明白安寧療護服務是什麼。安寧療護是每個病人臨終前都應該得到的服務,可惜卻因為避忌臨終這個字眼,而不尋求安寧療護服務。”
“其次就是我們醫療系統的安寧療護服務未普遍,目前只有13間大醫院擁有安寧療護服務,但我們在全國有兩百多間醫院!”
她解釋,每個州都有一個安寧療護社區服務(community hospice),但以目前來說,只有城市醫院才有這項服務,鄉區相對的缺乏。
護士是撐起安寧療護服務這片天的人
在醫療服務中,醫生是主導,護士是輔助,但在安寧療護服務裡,護士是撐起這片天的主力。
吳碧彬表示,民眾所認識的護士,都是在醫院或診所服務的護士,扮演輔助醫生的角色,有的人誤解護士因為工作量高而怠慢病人,甚至會遷怒於護士。
她表示,安寧療護護士的職責與其他護士不同,他們是居家護士,守護臨終病人是他們的責任,他們都是“送行者”,讓病人在最後一程能走得輕鬆一些,讓家人可以不留遺憾。
她表示,儘管居家護理(home care)已經越來越普遍,類似的服務也越來越多,但很多時候人們都不清楚居家護理可以做些什麼。
“安寧療護就是居家護理的一種,這裡面護士扮演著醫生、營養師、心靈師、物理治療師、家族調解人等角色。生理上從最基本的洗傷口,聆聽病人心聲、承接照顧者,是一種‘四全’服務,全家、全人(身體)、全程到全隊。”
“護士是站在居家照顧的最前線,當病人轉介到安寧療護時,護士是第一個去拜訪的人。從接下案子開始就一直照顧到往生,參與患者的人生最後旅程。”
在現代提倡的“死亡四道”中,護士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照顧病人,提高他們的死亡素質,安寧療護護士還是擺渡人,幫助病人家屬走過喪親悲痛。
吳碧彬坦言,照顧臨終臥床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照顧者因為壓力與無助而崩潰,有的撒手不管,家人之間充滿矛盾,所以當安寧療護護士介入,得到病人信任,瞭解病人的意願之後,會召集家人開一個家庭會議,告知病人的意願,或聆聽家人的傷痛,把家人帶入照顧病人的隊伍,當病人離世之後,家人的遺憾與內疚感得以減低。
她強調,安寧療護是不分種族與宗教,若病人覺得需要宗教力量支持,護士可以安排不同信仰的宗教師來協助,安撫病人的心靈。
四道──道別、道謝、道歉、道愛,是現代提倡的死亡之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而安寧療護護士在這四道中扮演重要角色。
●道(死)別,是最難的道別,無論多麼不捨也要道別,護士會幫助病人與家人道別。
●道謝,誠心的道謝,無論是病人感謝家人的照顧,還是家人感謝病人過去照顧,護士會引導他們互相道謝。
●道歉,馬來友族很容易把對不起說出口,其他種族相對的說不出口,護士會技巧地幫家人協調,讓家人可以開口道歉。
●道愛,道愛更是難以啟齒,護士會從旁協助家人向病人道愛,如幫丈夫買花或禮物送給病重的太太,讓丈夫向太太道愛。
這些都是安寧護士的付出,超越了護士的工作與職責,所以吳碧彬把他們稱為“不一樣的白衣天使”,他們有專業的技巧,工作上吸取到照顧並與家屬溝通的經驗,不是書本上可以學到的,他們的付出大大超出我們所認知的護士工作。
“他們有的當了5年,有的當了10年。在病人去世的若干年後,他們仍收到家屬的來信,感謝他們當年照顧親人,直言很多時候另一半或孩子都不敢清理的汙穢物,反而是護士來清理。
“因為他們(護士)給予病人的居家照顧,讓病人可以歡喜的在家離世,否則病人是難以在家裡安然離世,死亡素質一定不好。”
提升國人的死亡素質,須先普及安寧療護
聽了吳碧彬講述安寧護士所提供的服務後,或許你會想:“這豈不是私家看護嗎?一般人家哪裡負擔得起?”
然而慈悲安寧療護基金會是一個慈善組織,安寧服務都是免費提供,甚至會免費借用各種病人所需要的設備,幫助病人在家安然善終。
吳碧彬透露,各州都有安寧療護服務,只是因為很多人對安寧療護沒有概念,所以大馬人死亡素質比區域內其他國家來得低。
她認為,要提升國人的死亡素質,安寧療護必須更加普遍,需要更多護士加入這個由護士主導的服務。
她表示,該組織成立至今已經25年,是國內其中一個社區先鋒組織,最終目標是希望提升大馬人的死亡素質。
“目前我們有3位兼職醫生,5位全職護士,但一年的照顧人數卻高達1000人,平均每位護士需要負責200名病人。需要安寧療護介入的病人,他們的日子都不長,最短的只有1天,最長也是3至6個月。而需要我們服務的都是癌症末期病人、末期腎病或腎衰竭病人。”
“全國目前有40個安寧療護服務組織,但服務者的人數加起來不超過100人,有的是全職,有的是義工,當中不少都是曾經受惠於我們,之後加入當義工。”
她欣慰的是,25年走過來,人們已經從避忌談臨終,到現在慢慢了解及接受安寧療護,而作為該組織主席,她有責任讓人知道什麼是安寧療護。
“除了安寧療護照顧,我們也推廣預立醫學護理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一旦發生嚴重意外,可以根據我們預立的意願來決定急救法,而不要讓家屬做一個殘酷的決定。”
她表示,如今三高、中風、老人痴呆症、癌症、腎病病例越來越多,與其將來讓家人痛苦的做決定,不如自己預立計劃,讓醫生根據自己的意願來行事。
延伸閱讀:
【安寧療護護士/01】把他們當幫傭你就錯了!他們是陪你走到最後的人……
相關稿件:
【OKU就業障礙/03】重返職場診所 提供復健與培訓,發掘OKU Power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