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星洲日报》与不同非政府组织不断发起〈黄金岁月〉〈银色年华〉及〈爱长在〉等关注老化课题的版面,毕竟如何让更多男女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不仅是一份孝道,它也是社会课题之一。
ADVERTISEMENT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也是每一个人必经之路,当然老、病与死何者先到,因人而异,但就以一般情况而言,通常是先老再到病,最后是死,对于老通常指的是60岁及以上退休后,这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老的定义,当然60岁算不算老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60岁后仍能在羽球场上与年轻人一较高下比如前副卫生部长李文材医生、被誉为中国最帅的老爷子王德顺、热爱爬山的香港影帝周润发、至今仍活跃娱乐圈的成龙等都是现实中的“不老传说”。
但以上所提的只是占少部分,正常男女在迈入60岁后,体能逐渐走下坡是铁一般的事实,而随着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踏入老年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根据统计大马将在2030年至2040年正式成为“老人国”,届时60岁以上的长者将占人口的20%,既然老是无法避免的大趋势,学习如何与老共存就是我们这一代不管是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必须学习的。
这些年来《星洲日报》与不同非政府组织不断发起〈黄金岁月〉〈银色年华〉及〈爱长在〉等关注老化课题的版面,毕竟如何让更多男女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不仅是一份孝道,它也是社会课题之一,健康老化的概念于1961年由教学学家罗伯特詹姆士哈文赫斯特(Robert James Havighurst)所提出,发展至今已对健康老化有更多不同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公共卫生对长者健康非常关注,甚至提供老人医学科(geriatrics)的服务,而且门槛极低,即只要患者的年龄达60岁即可在老人医学科部门获得医疗服务,无奈的是很多国民(尤其是华裔)对政府医院存有偏见,包括认为去政府医院要排队等很久、或者认为医生不够专业、给的药物是“次一等”,甚至以不谙国语等由而不愿带家中长辈去政府医院复诊。
殊不知老人医学科就是特别为长者(60岁及以上)而设,长者在这不仅可获得一般慢性疾病的医疗照护,必要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情况安排进行诸如骨科、心脏科、神经科甚至精神科的复诊,至于一般的体检如磁力核磁共振(MRI)、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或血液检查等都能通过老人医学科的医生给予安排,最重要的是患者无须大排长龙,只须按照预约时间前往即可。
那除了“老”这一块之外,有多少人会关注“死”呢?其实有生就有死,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必须预备好死的那一天,正如很多人常说的那句“没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既然已经知道有死的那一天,为何不能像“与老共存”般学习好“与死共存”呢?
日前和友人相聚时无意间谈起“死那回事”,也对死有了不同的见解;我常笑说自己是一名从死到生的记者,怎么说呢?以前我是一名社会新闻组记者,每一天目睹的是人间悲剧,比如谋杀案、车祸或意外等,也因此社会新闻组俗称为“意外组”,在离开意外组后我成为《医识力》一员,负责采访医药新闻,换言之以前看的是人如何死,现在看的是如何救活人,因此在谈到死那回事时格外有共鸣,特别是这些年来家中也经历了2起白事。
其实死可怕吗?因人而异,但死更痛苦的人其实是死者的至亲,以我父亲为例,当初他骤然往生,家人根本来不及做准备,包括墓地或骨灰灵位尚未准备,庆幸的是当时殡葬业者给予很多指点,包括申请死亡证、购买棺木以及打点其他的一切,最终在几天内才把白事处理好;很多时候在电影中对白事的描述是很表面,比如亲友们直接前往灵堂鞠躬,之后家属再回谢等,但有多少人想过假如没有地方可进行追悼仪式的话,该怎办呢?再来是一切都需要钱,这包括了最直接的购买棺木、追悼仪式以及之后火化或土葬的费用,甚至是灵位或墓地等,少一毛钱都不行,对了别以为死了就撒大海就是很一了百了,骨灰撒大海也需要租一艘船出海的。
既然面对癌症可以学习“与癌共存”、面对老年可以学习“与老共存”,那不妨也纳入“与死共存”,建议在生前就把死之后的事处理好,比如提早告诉至亲将来想要怎样的仪式?是否要把器官捐出?甚至可以把所需费用准备好,无须避忌提早为自己购买灵位或墓地,更应该把它视为减少至亲在那一天的重担,他们失去至亲已很痛苦了,接下来还要处理琐碎大小事,岂不是加重他们的负担?为何不自己做好准备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