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从来只升不降,期盼着政府或任何一方出手管制物价,只会换来幻乐,那些为了管控物价而投入天文数字的津贴都打了水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百姓没得多少好处。
ADVERTISEMENT
在收入与日常食物开销不对比的年代,吃不起的未来,是我们的集体忧虑。
“你别乱说,谁告诉你我们吃不起了?你周末去点心店、高级酒店自助餐厅、酒家、宴会厅、网红店、一道菜几十块钱还不是一堆人在吃,小贩中心甚至没有位子呢……”对啊,我们在过去长假和长周末都看见食客坐满堂食位子的“盛况”,每一桌都坐满坐好,每一间都是满满当当的人头,谁说物价涨了也吃不起了?
去年“挂白旗”运动记忆犹新,如今餐馆食肆一位难求,到底怎么回事?如今每天都有人埋怨物价高涨,杂饭随便拿都要10令吉,同时你也亲眼看见奶茶店依然生意火红、网红店主做到发脾气、酒家的名菜要价数百令吉依然卖断市的趣事,真会让人怀疑是否活在多元宇宙里。
人类的悲喜并不一体,我们的消费行为,也不足以反映物价高涨后的实况。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毕马威(KPMG)指出,在2021年第四季时,消费者的食材开销增加了22%,其中肉类价格大涨,几乎占了食物类涨幅四分之一,食油更是飙升至历史新高。那斯达克(Nasdaq)分析物价高涨现象后,列出一长列的涨价肇因:全球供应链吃紧、供不应求、工资、能源、运输费上涨、低利率、国家银行调息、货币政策、气候变迁、俄乌战争等等,每一项都是那么堂皇又无可奈何。
高深难懂的数据看得你脑袋生疼?我换个说法:都说家庭主妇对物价起落最有感,她们知道今天的青菜、猪肉鸡肉比昨天贵了多少仙;她们也知道鱼类海产已经成了餐桌上奢侈食材;她们更知道如今的罐头食品非常昂贵,沙丁鱼就快卖10令吉以上了;以前惯用的名牌食油更是翻倍的涨,只能默默的拎起一包2.50令吉的包装食油,“反正吃不出”。
她们掂量着手里的钞票还能撑多少日子,她们都说:以前没钱吃面包,现在没钱吃面包。这是真实语。
在有人挥金如土,有人艰苦度日的时代,干饭这一人生大事,渐渐成了人生一大难事:就快吃不起了。
从农历新年起,我们在购买日常食品时,一定会发现怎么手上的钞票越来越小,过去100令吉还可以对付一家子一周的基本食材,如今却买不到几样东西;过去上馆子吃饭,可以“犒赏自己”为自己加鸡腿,如今看着餐牌上的价钱,你发现怎么静悄悄起价了。无论是自己下厨或外食,越来越贵又变小份的食物都让人很有感,这一次粮食涨价及通膨会持续多久,一如名牌食油是不是即将涨到5公斤卖60令吉,没有人能给出笃定的答案。
物价从来只升不降,期盼着政府或任何一方出手管制物价,只会换来幻乐,那些为了管控物价而投入天文数字的津贴都打了水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百姓没得多少好处。
食材价格节节上升,与通膨交互冲击着人民,对努力从后疫情中复苏经济的大马政府来说,不啻是一大打击。
想要在粮食涨不停的时代中吃饱吃好,就得做好赚更多钱,付出更高价格的准备,毕竟政府的津贴并不实际,政府的援助金更是杯水车薪,继续派钱给B40群体,也应付不了一碟杂饭要10令吉的贵食时代。
曾在社交媒体上读到一则来自中国的网文,我摘取数段: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一些必须品,如干粮、油酱、防疫用品如口罩、日常用品如牙膏等。网民则建议今年不要做4件事:不要投资房产、不要砸重金创业、不买股票、不举债。
中国国情未必适合大马,屯粮也只能应付一段日子,过后还是得用新的价钱买货,除了开源增加收入去应对高价时代,你有什么良方对策吗?
(编按:干饭,即“努力吃饭”的网络潮语,源自川渝、云南地区方言,后因抖音博主常用而走红,并延伸各种有梗潮语,如“干饭人、干饭魂,干饭才是人上人”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