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良知和有能力的聰明人,都因灰心絕望而選擇遠離政治,那麼當下和未來就會繼續由更多不聰明的人來操縱。
朋友的兒子小時候只會討零用錢,卻不肯好好做功課和學習,朋友就怒斥叫兒子“長大後去搞政治”,唬得兒子大哭大鬧說:“我不要搞政治”。
ADVERTISEMENT
這不是笑話,而是現實中的事情,就像白沙羅國會議員潘儉偉所言,很多大馬人認為政治很“骯髒糟糕”,而不鼓勵子女涉足政治,結果導致很多聰明的學生避開而不參與政治。
潘儉偉直指大馬沒有聰明的部長,因為聰明的人往往都回避政治,當聰明的人不參與政治,就變成不聰明的人來領導國家。他坦承希盟內也有“不聰明的部長”,但國陣部長更加不聰明。
已故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在其回憶錄中也曾說過,要建立好政府,非有優秀人才不可,不論政治體制有多好,差勁的領袖仍會給人民帶來傷害。
就像潘儉偉所說,希盟可在第15屆全國大選取得成功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就是希盟有能力吸引聰明人參與政治。然而,後來我們卻看到聰明如潘儉偉,以及希盟一些聰明、熱血及素質優秀的人才,卻受制於時任首相馬哈迪的權威之下,慢慢噤聲而引起民憤。顯然,只有少數人聰明,是不足以有強大能力抗衡愚民政策。
可是,馬哈迪不聰明嗎?另一個前首相納吉不聰明嗎?無疑這兩個人比起其他人,他們是聰明的領導者,但是他們的“聰明”顛覆了體制,造成許多領域的弊病,後遺症遺留至今。
顯然,聰明之外,優秀的執政者和其團隊還需要良知和公義,否則聰明的領袖把聰明用在敗壞體制方面以追求私利,那仍舊是殃及國家和人民的危機。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政府,也不能僅有一個領導者聰明,也不能只是少數人聰明,而是需要整體團隊具備聰明優秀素質的人才,才能互相以能力和智慧遏止愚民政策。
從這兩年多發生的冠病疫情、俄烏戰所帶來的全球影響來看,各國政府從抗疫、國際觀到應對危機的能力,反映了不同國家政府團隊的人才素質,這足以決定這一國家的成敗。
執政的團隊若不優秀,只會不斷敗壞原本良好的體制,受苦的最終是人民。
潘儉偉經歷了馬哈迪治理國家時的噤聲,如今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聰明?還有其他被視為聰明有能力的新生代如衛生部長凱里、“烈火莫熄公主”努魯、前內閣要員如楊美盈、楊巧雙等,他們的表現如何?相信人民心中自有評價,也可與現有政府的許多部長作出比較,自己評估誰聰明,誰是笨蛋?
正如潘儉偉所說的,聰明人不應迴避政治,尤其30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須改變想法,因為聰明的人從政才有機會改變國家的未來。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果有良知和有能力的聰明人,都因灰心絕望而選擇遠離政治,那麼當下和未來就會繼續由更多不聰明的人來操縱。
我們在擔憂國家和下一代的未來時,如果鼓勵聰明的新生代都回避政治,我們就已經是自願被笨蛋擺佈的不聰明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