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教育专题

|
发布: 4:00pm 25/05/2022

新教育

图书馆

阅读

书展

新教育

图书馆

阅读

书展

【學生閱讀專題03】紙本閱讀 屏幕閱讀,哪個更適合學生?

报道:本刊 蒙慧贤、摄影:本报 何正盛

培養孩子閱讀,除了靠家長和學校帶動,一份滿滿資訊和符合學生年齡發展的刊物,同樣是陪伴孩子的重要閱讀養分。
作為學生刊物編者,在辦活動和編版過程中,又會希望能帶動學生接觸哪些類型的讀物,培養怎樣的閱讀習慣?如何看待紙本閱讀和屏幕閱讀?來聽聽星洲日報學刊編者的分享。

ADVERTISEMENT

˙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龍,以下稱“龍”
˙《學海》主編王國剛,以下稱“剛”
˙《星星學堂》主編鄭德發,以下稱“發”
˙《小星星》主編李斯燕,以下稱“燕”

星洲日報文化企宣主任曾翎龍
《學海》主編王國剛
《星星學堂》主編鄭德發
《小星星》主編李斯燕

【紙本為主,屏幕為輔】

(一)除了紙本書,如今學生可以透過微信讀書、小紅書、臉書等方式來閱讀和學習新知,當“滑手機也是閱讀”,你怎麼看待閱讀的定義?鼓勵中小學生紙本閱讀或屏幕閱讀?

龍:屏幕閱讀是比較片段式的,而且會傾向速讀,例如滑臉書,看的同樣是文章,但會傾向快速劃過,比較少停頓下來思考,這是屏幕閱讀的侷限和習慣。而紙本閱讀是可以令人專注的,隨時可以停頓,看到某些句子時可以聯想到其他東西。相比閱讀屏幕,閱讀紙本會多一個讓人閱讀、消化反思的功能。
再者屏幕上的閱讀比較雜而廣,不像書籍會圍繞一個主題或範疇去談。而且網絡內容提供者有流量的需求,為了引起更多人注意和點贊,網絡創作的文章通常是篇幅較短,用字較淺,相比之下,深度閱讀的部分在屏幕上會較難達到。

剛:網上文字誰都可以寫,會有文句錯字問題,而紙本讀物有出版的管制,用紙排版都會讓閱讀品質更好一些。當然,要讀最新的新聞消息,通過網絡會更快。

燕:只要是有文字的,不管哪個平臺載體,我覺得都是閱讀。當然,對小朋友來說,屏幕閱讀會導致眼睛和心情疲勞,也會有放大縮小的侷限,而且網絡會有遣詞用字的問題,對沒有辨別能力的學生而言,很容易辨別不出。對於求學時期的小朋友,儘可能做經過專人篩選的實體閱讀,以獲得符合他們那個年齡該得到的養分。

我覺得數碼是輔助,能讓閱讀體驗多樣化,例如通過掃二維碼,一邊聆聽一邊閱讀好文。對於中學生,有時不方便攜帶實體書,在外如果要填補空隙時間的話,可以讀一些電子書,反而是個好幫助。

龍:一個人的閱讀習慣是從小培養起來的,如果個人在小學階段有閱讀紙本書的習慣,去到中學階段還是會找紙本書來看的。但如果小學或更早之前沒把閱讀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就很難扳回來。小學階段很重要,斯燕說的小學生“以紙本閱讀為主,屏幕閱讀為輔”,這個輔助是要有家人監督和帶領,不是說讓孩子70%的時間讀紙本,30%的時間丟一個手機讓孩子讀。

性格各異,“雜”中求知

(二)從編者角度出發,在辦活動和編版過程中,會希望能帶動中小學生接觸哪些類型的讀物,培養怎樣的閱讀習慣?

剛:如今《學海》已跟大眾書局合作,每期我們會到書局借3本書,然後由編輯推薦和介紹給學生,學生可以憑固本獲得20%折扣。在選書方面,一來我們會選新的書,二來我們並沒規範說哪些書不適合,只要文字好、有趣,基本都會選來介紹,不會侷限在哪個領域或哪種類型。

從《學海》角度來說,我覺得一個字──“雜”,什麼都讓學生讀,所以《學海》概括心靈成長、性教育、故事、影音評論等各種資訊,儘量讓學生接觸不同面向的知識,而不是隻讀自己喜歡的內容。

網絡閱讀有它的約束,因為演算法的關係,我們都會看到自己喜歡看的東西,所以我們編者的角度是,儘量讓學生接觸各種各樣的讀物,學生才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有熱誠的東西。

龍:時代畢竟不同了,以前我們讀的很多是童話故事、名著、寓言,比較偏向故事型和道德觀念灌輸的讀物。但現在孩子的接觸面很廣,我覺得這是好的發展,我們也不該停留過去,一直鼓勵他們讀名著,我們都會介紹投資、創業、心理學等各類書籍,畢竟孩子的眼界視野都打開了,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讓他在“雜”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然後再去深入。

發:《星星學堂》在故事閱讀方面傾向“二十一世紀技能學習”的需求──訓練孩子判斷思維、創意、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週刊登字數約700至1000字的故事,裡面藏有許多資訊,學生可以以影音為輔,邊聽邊讀,並在閱讀文章後動手剪報、寫感想、畫思維圖,延伸主題等,製作屬於自己的閱讀筆記本,讓故事“留下生命”。(注:《星星學堂》每週二和六在《星洲日報》刊出)

燕:《小星星》除了給孩子說故事,也涵蓋各科習題、童詩、實驗、手作、漫畫、遊戲等。刊物之所以“雜”,是希望讓學生能夠從不同類型的東西獲得養分。閱讀是輸入,有入就得有出,因此在我們的刊物裡就有讓孩子去發揮和輸出的地方,例如投稿、剪貼和製作閱讀筆記本等。

好好經營圖書館吧!

(三)說說你理想中的“年輕世代的閱讀風景”。

剛:網絡有個很大的隱憂是它很少限制或管制,也許有一天,網絡世界的規範和法律能夠慢慢完善,學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自己要找的東西之餘,還有品質的保證,並且擁有更完整的網絡閱讀制度,例如閱讀達到一定時數就能得到積分和換取禮物之類,幫助鼓勵學生閱讀。

燕:我覺得理想的狀態是,兒童閱讀能在數碼和實體之間達到平衡點,以實體為主,數碼為輔,兩者並肩結合,相輔相成,例如用聲音影像幫助彌補文字做不到的事。

發:我希望學生閱讀後能有自學能力,對很多事情很有興趣,願意探索更多,知道美感為何物,有好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就像學生們用心製作的閱讀筆記本或閱讀成果,好的閱讀風景,莫過於此。

龍:我想到的是社區圖書館。這點在新加坡做得很好,新加坡有大約30間圖書館,大部分都設立在地鐵站或很容易到達的地方,全部經營得很好,而且很方便,是很多人都願意走進去的圖書館。本地由國家圖書館管轄的圖書館有500間,但這500間我們並不知道在哪,平時也很少人去。其實馬來西亞有很多購物中心,很多人也喜歡去商場,我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展的風景,像是在雪州Jaya One商場的雪州公共圖書館(PPAS)就經營得很好。

相關報道:

【學生閱讀專題01】你還在閱讀嗎?

【學生閱讀專題02】老師先是讀者,才能為學生薦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