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鸡肉供需失衡,主要原因在于成本高涨、缺乏人手,以及政府限制鸡肉售价所致。
ADVERTISEMENT
物价高涨让消费人喘不过气,如今连鸡肉也出现短缺,在过去几天,有消费者在菜市买不到鸡肉。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宣布从6月1日开始停止每月出口360万只活鸡,直到鸡肉供应与价格恢复稳定为止。
这项措施虽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这毕竟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方案,而且也是双面刃,虽然它可以稳定肉鸡的价格,但长远来说,却将适得其反。例如,禁止出口后,原本供应出口肉鸡给新加坡的供应商或养鸡场,既无法把出口所赚利润来补贴本地的顶价限制,成本也相应增加,而养鸡业者也会因利润微薄甚至血本无归的情况下,索性关闭。
禁止出口不仅影响本地,也给新加坡的鸡肉价格与供应带来冲击,因为新加坡进口的鸡肉有三分之一来自我国,除了巴刹鸡肉摊贩和鸡饭摊之外,新加坡人也将面对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一些政府官员把这次鸡肉供需失衡,怪罪于养鸡业者玩弄市场和故意减产,但若如官员所说的,这是一门可以赚钱的生意,为什么却没有人抢着去做呢?
这些官员显然只是坐在冷气房听汇报,根本就没有实地去了解真正的原因。当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民众买不到鸡肉时,还有官员说这是不实的消息。也难怪每次发生问题时,当局总是提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过渡方案。
我们每年生产的鸡肉,占国内需求的98.2%,足以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出口到外国。但这次为什么会出现鸡荒呢?
这次鸡肉供需失衡,主要原因在于成本高涨、缺乏人手,以及政府限制鸡肉售价所致。
成本暴增和饲料价格飙涨有关。鸡饲料主要原料是玉米和黄豆粕。有业者说,饲料价格飙涨的情况从未如此夸张,一年内涨价数次,涨幅高达75%,很多养鸡场都是亏本生产。
农业与食品工业部估算,玉米的价格从每公吨500令吉飙涨至1900令吉,涨幅将近四倍。贸消部则指出,玉米和大豆饲料急剧上涨,导致鸡农的成本增加了70%。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持续战争,意味着饲料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今年3月,全球小麦价格飙升19.7%,玉米价格则上涨19.1%,写下历史新高。对养鸡业者而言,饲料上涨的噩梦似乎没有尽头。
至于政府为了稳定肉鸡价格而实施的肉鸡价格上限措施,非但无法缓解肉鸡短缺的问题,反而加剧了这种现象。
政府是为了让消费者可以吃到便宜鸡,从今年2月5日起实施标准净鸡每公斤8令吉90仙的顶价,同时也按照每公斤60仙的比率,并备妥7亿2943令吉补贴,为鸡农的饲料提供补贴,但截至目前只支付5000万令吉。
业者也申诉,政府的补贴根本无法弥补饲料上涨带来的额外成本,而且申请程序也冗长;这些补贴也被许多大集团分去了一半,养鸡业者拿到的补贴,难以让他们取得平衡。
维持顶价的措施也是不健康的现象,虽然政府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让消费者吃到贵鸡,但如果业者无利可图而关闭养鸡场,导致政府必须进口鸡,岂不是更糟。要如何让肉鸡价格在自由波动的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吃到便宜鸡,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此外,养鸡业者主要仰赖外劳农作,而这个问题在冠病疫情爆发前就存在,但两年多后的今天,缺乏外劳的情况变本加厉,导致业者即使想提高产量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说我们必须减少外劳,但基于本地人对养鸡业的工作兴趣缺缺,还是应该网开一面,暂时让业者聘请外劳解决劳工短缺的问题,从而让养鸡者可以继续运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