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鄰國城市紛紛把城市的高架大道拆卸,把寬敞車道收縮讓給公共運輸、行人道和腳踏車道,立志打造一座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和階級,並對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皆友善的包容城市,我們的城市規劃也必須要有更前瞻的願景,而不是一昧被財團建商牽著鼻子走,反其道而行之。
ADVERTISEMENT
汽車在一百多年前的出現,以及福特主義(Fordism)大量生產模式的興起,深深影響馬來西亞各大城市的現代化發展和馬路系統的完善。不過,城市和人體一樣,也會有成長、旺盛、老化、衰退、復興、再生的新陳代謝過程,而城市人口和車流量亦會自然跟著變化。
許多人或以為我國人民擁車率高和城市堵塞問題嚴重,乃是政府在1980年代推動國產車政策。實際上,在獨立以前,汽車產業在本土已非常發達。相對周遭東南亞地區,馬來亞半島不僅是區域最大的汽車銷售和轉口樞紐,汽車註冊量也遠超越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尼),當時位於新加坡的福特汽車組裝廠更是東南亞第一家汽車組裝廠。
獨立初期至1970年代,因政府推動工業出口導向發展,促使港口和機場銜接工業區的需求增加,國內聯邦公路系統也逐漸完善。1970至80年代城市化的快速進程,以及新經濟政策為平衡空間不均發展,政府開始規劃銜接城鄉之間的大道,如東西大道和南北大道。這段時期馬路建設的發達帶動了公共巴士包括迷你巴士的盛行,相信也是我國公交使用率的最高峰。
但是,從1990年代開始,基於城市蔓延,以及郊外地區新城鎮的崛起,令城市居住人口和辦公人口有不斷從吉隆坡往外遷移的趨勢。這主要因為政府在這段時期著重在銜接郊外的大道興建計劃、鐵路公交系統的完善,從輕快鐵、單軌火車、捷運的興建再到電動火車的升級,以及大量政府機構搬離開吉隆坡市中心所致。
如今,政府宣佈原則性批准在巴生河流域增建三條新大道,分別是靈市疏散大道(PJD Link)、布城-萬宜大道(PBE)和吉隆坡北部疏散大道(KL-NODE),不禁再挑起大家思考,正邁向“去工業化”發展、並處於城市復興和再生階段的吉隆坡,在未來10至20年裡還需要那麼多條大道和馬路嗎?我們該如何改變自殖民時期以來一直貫徹“以車為主”的規劃理念?從而過渡至“以人為本”的城市?
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大馬人口增長趨勢已放緩,預計到了2030年樂齡人口將超過10%,這意味我國即將成為老人國。這不僅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帶來影響,城市規劃在各方面也應考量這一點。同樣的,根據大馬汽車商公會(MAA)晚近十年數據,不論是在地汽車組裝量,還是新車註冊量的最高峰已成過去,並有呈現下滑趨勢。
政府和那些不斷“兜售”新大道方案的財團建商,是否曾評估過以上兩大因素?這還不包括在巴生河流域周遭即將開通的多條高架大道,還有捷運一線、二線和環狀線在全面落成之後對馬路車流量將會產生怎樣的整體影響?為什麼還需增建新大道?
賣捷運的人時常提到,一旦捷運通車,將有助大幅減少路上車流量。諷刺的是,在另一方面,賣大道的人卻仍在遊說政府,未來車流量還會繼續增長,交通堵塞將會日益嚴重,所以需要繼續建大道。到底是誰在說謊?
當其他鄰國城市紛紛把城市的高架大道拆卸,把寬敞車道收縮讓給公共運輸、行人道和腳踏車道,立志打造一座不分年齡、性別、族群和階級,並對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皆友善的包容城市,我們的城市規劃也必須要有更前瞻的願景,而不是一昧被財團建商牽著鼻子走,反其道而行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