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兆远28日讯)他们是属于被社会收留的一群孤苦无依的长者,经济来源甚至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帮助,但他们还是非常乐意的把长久储存下来的红包钱,拿出部分捐款给拉曼大学医院,以期医院造福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并且培育人才。
这群由曼绒老人院福利会收留的长者,把他们欲捐款的想法告诉老人院主席杨观发,以便协助他们把想法付诸于行动。
ADVERTISEMENT
本报记者受邀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当看着95岁高龄的郭宝珍纤瘦的手,慢慢的从红包袋里抽出钞票,交给老人院主任杨桂英时,在场的每个人包括其他参与捐献的长者脸上都绽放了笑容。
杨观发说,当发起这项捐款运动的郭宝珍把这想法告诉他时,他很感动。
“这些红包钱都是从过去到现在,由前来探访的善心人士给他们的,他们储存起来不舍得花。当我一一问长者是否确定要捐款,他们都表示要献捐。”
他说,老人院里共有18名男女长者,当中有数名印裔,加上老人院职员及义工的捐助,共筹了3500令吉。
“我们不过问每一名长者捐了多少的红包钱,但会做个记录。我们感动的是,他们有这一分心,这是年轻一辈可以学习的。”
郭宝珍发动 一呼百应
带头发起捐款的郭宝珍行动已不是很方便,但讲话中气不足,精神还算不错。她说,她发起筹款无关马华,而是这医院一旦建成可让很多人,尤其是贫困家庭者受惠,况且还能培育更多的华社人才。
她说,数十年前马华创办拉曼时,她也发起筹款,如今事实证明拉曼让数以万计的华人子弟受惠,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我虽已年迈,每天还是坚持阅读报纸,而我读的报章都是善心人士赞助的,我想目前穿的、住的、吃的都是源于社会的捐助,甚至连累积储存下来的红包钱也是社会人士给的,那么为何不拿一些回馈社会呢?”
“我有了这想法后,就先问院里的其他老人,结果是一呼百应,包括数名长者没听过拉曼的也表示同意,因此我就带头捐了1000令吉,其他人乐意捐就可以了。”
郭宝珍在结束访问时要求记者帮忙转达她的呼吁,即若认为是好的就应该支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一分力量,让拉曼医院尽快建起来,让更多人受惠。
76岁潘樱梅:开心能表心意
现年76岁,因患上糖尿病失去左脚的潘樱梅说,她知道拉曼,因为曾听过许多亲友的孩子到那里念书,因此当宝珍姐提出要捐款给拉曼医院时,她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单身的她说,由于自己患有糖尿病,长期需花钱在医药费上,因此只能表达心意的捐出一点红包钱。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我收到的红包比过去少了一半,加上需要留钱用在医药费上,因此能捐的不多。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有机会回馈社会。”
64岁林德东:可造福穷人 我就捐了
入住老人院已3年多的甘文阁居民林德东(64岁)说,他目前住的、穿的及吃的,还有存下来的钱,都是来自社会人士的捐赠。
“我不懂拉曼,也不懂是马华办的,但我听宝珍姐说拉曼医院建好后,可以让更多贫穷人士看得起病,因此就献一分心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