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城市道路規劃的核心價值是充滿人文關懷,而非功利主義。安邦再也前市議員丁傑隆提醒,城市發展背後還有很多弱勢群體。我國的道路設計一向以汽車為導向,但還有很多群體買不起汽車,依賴公共交通、摩托車、腳車等。微型交通工具禁止上路前,還有很多送餐員以電動滑板車(e-scooter)在都市裡送餐,賴以為生。
可見,其實每個人都是道路使用者,只是道路設計講求的是同質(Homogeneous),在這一前提下,馬路究竟能如何變成“大家的馬路”?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何正聖、陳啟基
與安邦再也前市議員丁傑隆考察拉惹勞勿路(Jalan Raja Laut)腳車專用道時,站在與輕快鐵市政局站(Bandaraya)連結的行人天橋前往下看。上午10時許,車流高峰期剛過,他說比起從前的吉隆坡,車流算少了。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他展示一張對比圖,上圖行人、腳車、摩托車、汽車、巴士全都在街道上;下圖同樣的街道寬度,劃分出巴士專用道、腳車專用道,人行道還添加公共座椅,做到人與各種車輛分流,間中還有綠蔭,是“多模式街道”(multimodal street)。他再指著拉惹勞勿路說,吉隆坡市區的很多政府行政機構、企業公司已經外移,市中心街道的車輛慢慢減少,其實可以不需要那麼多車道,慢慢改善。
丁傑隆出生于吉隆坡,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後回國從事建築業。城市如人會走過青壯、病痛、年老階段,他形容,超過百年曆史的吉隆坡到了要看病的階段,必須經歷都市更新。談起家鄉吉隆坡的發展史,過去以工業出口為導向又是國家行政中心,車輛、迷你巴士川行。“那個時代背景就是這樣,我們不能怪為什麼現在的道路以汽車為導向。”
很多人把我國擁車率太高歸咎於前首相馬哈迪保護國產車的政策。對此,丁傑隆的論文研究發現,獨立前馬來亞就已是東南亞的汽車中心,在國產車出現以前,歐美的外國汽車就在本地組裝。
隨著都市發展,1990年代吉隆坡太過擁擠,當時又要為了1998年共運會開始興建輕快鐵、單軌火車。進入2000年代,火車鐵道雙軌、電氣化,城市往郊區發展,反而是郊外的主要幹道更為塞車。
慢慢地,城市內也出現以企業主導的小型市鎮,例如雙威偉樂城(Sunway Velocity)、綠盛世武吉免登城市中心(BBCC)等。好處是,這些小型市鎮有自己的醫院、住宅、商業活動,機能完整,住在裡面的人不用出門,都市的車輛減少,但是由企業規劃主導。
6月份,捷運第二路線(MRT 2)將通車,未來還有第三路線。“再多10年,城市的車道可以縮減。”丁傑隆強調,每個市民都可以使用的“多模式街道”,是全球不可逆轉的趨勢。城市規劃以20年、30年的發展來看,應該朝這方向前進,甚至可以在街道增加更多的公共空間,或者接駁巴士來銜接捷運的最後一里路。
說了一個美好的憧憬,得迴歸現實。“會有一個過渡期,市民必須去習慣。”丁傑隆也說,政府機構基層其實有很多優秀的規劃師也有這種想法,只是還沒到決策地位。而就我國的政治現狀,這些發展改革往往受到決策的政治人物和企業影響。
完善公共交通設施才是我們的未來
博特拉大學道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華也說,“公共交通設施是我們的未來,不管建再多的城市大道,並不是長遠計劃。”他舉例,好多年前新巴生河流域大道(NKVE)被投訴太過擁塞,新增一條車道後,很快又吸引更多車輛來使用。
“當一個城市要轉型去公共交通為主,要故意讓駕駛者感到不舒服,才會轉變。”例如,吉隆坡的停車空間減少,且停車費更貴,就會讓人不想開車去。只是,現有公交設施不夠完善,轉乘時間太長,並不方便民眾通勤。人們也有刻板印象,公共交通工具是給移工使用。
他曾在英國倫敦求學,那座古老的城市是如何轉變的?首先,地鐵歷史悠久,公共巴士系統也良好,重點是當地市民在經歷轉變陣痛時願意配合。倫敦和鄰國新加坡都設有“擁塞費”(congestion pricing),即進入特定市區範圍得付費。
劉德華認為,轉型之前政府得開啟討論、蒐集意見,所成立的小組不能只有交通部成員,需涵蓋各個層面人士一起看問題。此次出臺的禁令關乎微型交通工具,但他認為摩托車也很重要,尤其經濟不景氣,摩托車的使用量必會增加。
道路設計隨著科技發展轉變,法律制定也得跟上
談回此次微型交通工具禁令引發議論,丁傑隆指出,未來還會有其他新的事物,例如自動駕駛汽車等新科技都不在現有法令規範中,造成很多模糊地帶,所以應該好好規範。
“所有政策應該經過實驗,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對話協商,再製訂指南,待穩定之後擬定法律,進入國會尋求通過立法。”若干年前電子召車服務搶灘,與傳統德士鬧得不可開交,也是經過層層討論。他提醒,這些規範都不應該忽略與實驗由下至上的討論。
就以微型交通工具而言,其實很適合作為通勤族第一和最後一里路的接駁工具。在鄉鎮,它是許多樂齡人士上巴剎、大學生上學的短程交通工具,大大減緩交通阻塞。未來趨向低碳城市發展,電動交通工具背後也有一串高技術含量的產業鏈,絕對值得深入研究。
丁傑隆認為,道路設計不會一成不變,可以隨著科技發展轉變,而法律也要跟上腳步去適應。那麼從實驗做起,微型交通工具是否可以成現在吉隆坡市中心一小部分,例如吉隆坡城中城(KLCC)一帶,再慢慢擴大範圍。就好像當初茨廠街、卡斯都裡走道(Kasturi Walk)也是慢慢從車道改為人行街道。
城市道路規劃轉型,道阻且長?
馬路要如何變成“大家的馬路”?劉德華強調,不是每一條馬路都享有同一程度的共享,高速公路就不能和微型交通工具共享,除了危險,微型交通工具也不會行駛那麼長的距離。
“(規劃時)要先鑑定使用者是誰,和他們的需要。”他舉例,吉隆坡市中心的工作人士,午休可能只要到距離500公尺的地方吃飯,短距離不用開車,使用微型交通工具也行,“但要有很好的設計。”
如今,我們架設再多的城市高速公路都不是長遠計劃,未來的交通趨勢是節能減碳。城市道路規劃要轉型,公共交通設施很重要,雖然成本高昂,卻是值得的。“要有很好政治意願去改,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一定要經歷那些陣痛。”劉德華說,“是要痛一次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