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30日訊)無論處在什麼年齡階段,她始終是一個追夢者——追尋給予孤苦孩子關懷的理想,追求貫徹多元理念的夢想。
1926年出生的拿汀巴杜卡孟卡蘭,素有“大馬特麗莎”稱譽。如同致力消除貧困的特麗莎修女那般,孟卡蘭也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社會服務工作。
二戰促使投身社會服務
作為清心社(Pure Life Society)主席的她,形容自己為追夢者(dreamer),而該社成立的初衷,就是收容及關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失去父母及家園的遺孤。
“其實我是一個追夢者。猶記有次老師在我的成績單上寫道:‘孟卡蘭是一個追夢者’,這個特點也讓我看到自己。
“我思考了很多關於生與死的事情,當戰爭爆發時,我意識到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為戰爭受害者感到難過,這就是促使我參與社會工作的原因。”
出席慶生會 掌聲如雷
雖然孟卡蘭膝下無子,但從二戰開始以來卻養育超過2000名孩子,成為人人口中的“孟卡蘭媽媽”(Mother Mangalam)。
早前,這些孩子和清心社員工為孟卡蘭媽媽精心籌備一場生日會,除了慶祝誕辰,也感謝她的無私付出。
孟卡蘭依然穿著一身純淨白衣出現在眾人眼前,拄著柺杖前來的她,甫抵達就獲得如雷掌聲,在場者無不站立歡迎“媽媽”的到來。
“我沒想到還有這麼多人記得我,還有這麼多人為我慶祝生日。”
儘管已臻96歲高齡,她依然口齒清晰,對出席者表達感謝之情,同時對國家包容多元的展望侃侃而談,發人深省。
感慨清心社僅剩印裔孩子
“現場我看到很多不同宗教和種族的領導人和出席者,可惜還是少了一個……我希望有生之年,這種情況可以有所改變。”
孟卡蘭的思緒彷彿回到70年前,當時清心社剛創立時,這裡有很多不同種族的孤兒,但後來除印裔外的孩子越來越少,到後來連最後一名巫裔孩子也離開了。
她此前接受星洲日報採訪時曾憶述:“清心社不只是照顧印裔孤兒,還有華裔和巫裔,但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種族的孩子卻有減少的趨勢。
“最後一名巫裔孩子說出離開的原因:因為常常有人問他,你是馬來人,為什麼會在清心社?”
如今數十年過去了,這種情況似乎沒有好轉的現象,這讓她不禁感慨,不知何時國家才能達到真正的團結。
無悔奉獻獲頒默迪卡獎
從少女時代開始就投身社會服務工作的孟卡蘭,本身也是一名春風化雨的教師,把育人子弟視為終身事業。
她說,自己最愛看到和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孩子健康長大,受到良好的照顧和教育。
迄今為止,她依舊致力關懷孤苦無依的孩子,為他們提供居住和學習的優良環境。
孟卡蘭對教育和慈善方面的無悔奉獻,使她榮獲第三屆默迪卡獎(教育與社會獎)。曾經是其學生的拉文德蘭形容,“孟卡蘭媽媽”不僅是教學育人的教師,也是指引方向的人生導師。
“不管是什麼膚色或種族,媽媽給予孩子的愛都是純淨無瑕的。”
教導孩子 愛不分種族膚色
就如拉文德蘭所說的一樣,孟卡蘭認為愛是“盲目”的,不分種族、宗教、膚色、信仰和國界。
對她而言,獲頒默迪卡獎不只是個人的榮耀,更多的是讓人民看到開國先賢的精神。
“人民在國家獨立初期是很團結的,無論是敦陳禎祿、敦辛班登還是拿督翁嘉化,他們都是真正瞭解和諧真諦的領袖。”
她始終深信,世界只有人類(human race)一個族群,只有一視同仁,國家才能和平繁榮。
“我們教導孩子不分彼此和不看膚色,這是促使國家進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