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城市道路规划的核心价值是充满人文关怀,而非功利主义。安邦再也前市议员丁杰隆提醒,城市发展背后还有很多弱势群体。我国的道路设计一向以汽车为导向,但还有很多群体买不起汽车,依赖公共交通、摩托车、脚车等。微型交通工具禁止上路前,还有很多送餐员以电动滑板车(e-scooter)在都市里送餐,赖以为生。
可见,其实每个人都是道路使用者,只是道路设计讲求的是同质(Homogeneous),在这一前提下,马路究竟能如何变成“大家的马路”?
ADVERTISEMENT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何正圣、陈启基
与安邦再也前市议员丁杰隆考察拉惹劳勿路(Jalan Raja Laut)脚车专用道时,站在与轻快铁市政局站(Bandaraya)连结的行人天桥前往下看。上午10时许,车流高峰期刚过,他说比起从前的吉隆坡,车流算少了。(全文阅读)
延伸阅读:
【马路归属/01】谁的马路?道路设计、法规条例“潜规则”竟给你这个答案!
相关稿件: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