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日讯)征收“交通拥堵费”被认为是减少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佳措施之一,尤其是在首都。
根据马新社报道,在新加坡、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意大利米兰,早已实施这项措施。
ADVERTISEMENT
这项长期措施还旨在减少高峰时段出行、减少道路拥堵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一旦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全面建成后,吉隆坡的道路使用者是否已准备好这项措施在未来的10年内实施?
玛拉工艺大学大马交通研究所(MITRANS)副教授哈丽娜指出,虽然自备汽车更舒适,但人们需要意识到私家车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她说,显然的,增加或拓宽道路也不是减少拥堵的解决方案,但它会增加私家车的数量,从而使情况恶化。
她指出,这些措施包括在市中心和住宅区周围建设基础设施,以便能够使用各种其他交通方式,包括自行车、滑板车和步行,以及引入低碳区。
“总而言之,改进应该是朝着‘划分模式’(modal split)或共享模式(modal share)的方向发展,即以平衡的方式使用火车和自行车等所有交通工具。
“虽然许多人认为在我们炎热的国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但凭借创造力,我们能够创建一个舒适的基础设施来吸引消费者使用这种移动性,”
较早前,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指出,在捷运第三路线(MRT 3)项目完成后,预计政府将考虑重新检讨城中停车费的架构,这包括考虑在建立完整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后征收环境费和交通拥堵费的必要性。
此外,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建筑环境与测量系高级讲师莎菲扎哈宁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她建议深入研究,先实施试点项目。
她说,以伦敦实施拥堵费为例,历时10年的详细研究,包括研究用户从特定位置的移动,然后是一些选定区域的试点项目实施。
她指出,起初有反对意见,但随着缓慢落实,直到用户自己感受到公共交通突然变得更有效,没有交通拥堵的影响,从而促使用户选择替代交通方式,
她说,根据工程部编制的 2018 年马来西亚道路交通流量报告显示,由于交通流量的增长导致严重的交通拥堵,首都主要道路的质量介于 D 级(中等)和 F 级(不合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八打灵再也2日讯)随着外地游子结束两天的开斋节假期,陆续返回都门讨生活,吉隆坡几条主要高速大道开始出现交通严重拥堵情况。
根据马来西亚大道局的闭路电视监控,昨晚11点15分左右,从加叻大道至吉隆坡方向的交通行驶非常缓慢。
从文冬到云顶山脚,以及从KM28.7到鹅唛的收费站路段都出现了拥堵。
此外,南北大道南下方向的交通也非常繁忙,包括从巴莪休息站到巴莪出口、东甲到野新、爱极乐前往新邦安拔路段、不叻士丁宜到芙蓉和安斯黛儿城到汝来。
在南北大道北上方向的交通拥堵情况也很严重,主要集中在打巴到新邦波赖、怡保北到太平北、武吉美拉到桂花城。
对于南下方向,从甲抛峇底到亚罗士打勿丹甘榜收费站、亚罗士打南到双溪大年南、峇东埔到北赖,以及Alor Pongsu到武吉美拉的交通也非常拥堵。
此外,从新芒魏休息站到章吉遮令、瓜拉江沙到美诺拉隧道、打巴到美罗、宋溪到仕林河、丹戎马林到双溪波亚等地的交通流量也非常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