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去了一趟老家永平,收集當地長輩的事蹟。
90年代的十幾年間,黃聚發老師經常載著一班永平書法愛好者到柔佛州各地去參加書法比賽。張曾環先生當年就跟他們一起。
ADVERTISEMENT
張先生的楷書寫得蒼勁有力,端正工整。每次參賽,張先生總是大有斬獲,大夥兒皆與有榮焉。
1970年,張先生舉家從外地移居到永平,全家非常喜歡這地方的寧靖和平和,一住就是幾十年。
張先生1922年出生於廣東大埔,及冠之年,隻身到新加坡謀生。1950-1953年間,張先生到拉美士中華學校執教鞭。年青的張老師有凌雲之志,桃李春風。
他當年的學生謝少屏女士回憶說,張先生是位賞罰分明的訓育主任。她家的四兄弟姐妹都曾受張先生的教誨,在他們眼中,他無所不能,非常盡責,是讓人欽佩的好老師。
1954年,張先生替中國的妻兒以及母親何靜修女士辦好手續來馬,3人搭了7天船,抵步後隨即安頓在雪州八丁燕帶。張先生與一班朋友合股開辦戲院,為當地居民的閒暇時光帶來了不少娛樂。
馬華作家唐林回憶說,1957-1958年,他在當地育智學校教書。張家孩子剛好在育智上學,張先生因此常來學校走動。他記得張先生說話斯文,有儒者風範。
八丁燕帶是個樸實小鎮,張家在那裡居留的時日不短。1968年,張家遷居到巴生港口,張先生在那裡經營電器和傢俱生意。
筆耕不輟 盡顯藝術
1969年,吉隆坡爆發種族衝突,生意慘淡。他只好另謀出路,到永平去跟他之前一起合作開辦藥材店的同鄉會合。無奈,那盤合夥生意沒有取得美好的結局。
張先生並末因此氣餒,反而積極另闢蹊徑。
平時,他醉心專研中醫中藥,自學針灸,製作草藥藥膏,批發到各地去,獲得不錯的口碑。
張先生是一位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70年代末,他家小孩是我們的同班同學。少年時代,我們總喜歡到張家去作客。張先生一襲白色長袖上衣,配搭黑色長褲,穿著樸素。他恬靜寡言,總是一臉慈祥,微風拂滿面,微笑入人心。
張先生自幼熟讀詩書,個性堅定剛毅,做事非常認真,還練得一手好字。
他一生從事過多種職業,閱歷豐富,生命力格外旺盛。退休以後,他更深居簡出,勤奮練字、看書,偶爾也給報章寫文章,生活作息井然規律。
張先生古道熱腸,經常幫助地方上的居民寫字、寫春聯。對於對聯的創作心得,他都無私地跟友伴分享。
寫書法講究端正的姿勢,且要去除心中雜念。落筆、起筆、行筆、收筆,皆要掌控好柔軟的筆尖。揮毫是一種修煉,張先生筆耕不輟,筆下盡顯其藝術風采。
書法重視精神內守,可以調節心靈。書畫家因此常得延年益壽之福。張先生頤養天年,直至2014年辭世,享壽92歲。
張夫人羅亦孫女士亦是廣東大埔人氏,跟夫君同齡,個性溫和寬厚,勤儉持家。張夫人卒於2020年,錄得98高壽。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張先生墨跡質樸高雅,妙筆入仙。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