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2月底入侵乌克兰,全面冲击自冷战结束以降的欧洲安全架构,但战争百日过后,局势显然未有完全走往莫斯科的属意方向——战前莫斯科忧心的北约扩张非但未有停止,相反触发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北约内部也更团结,德国更主动提出大幅加强国防力量。
但战争早期连串失利的俄罗斯在乌东战线已重新站稳阵脚,学者向《明报》指出,从全球局势来说,俄军侵乌确打破了后冷战时代的游戏规则,世界重新回到以大国竞争、冲突甚至战争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常态。
ADVERTISEMENT
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泊汇向《明报》表示,国际关系格局在后冷战时代是奉自由主义为圭臬,强调全球治理、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合作,尽管近年已有迹象转向大国竞争(以特朗普政府起提出的中美“战略竞争”为代表),但在乌克兰的战争令“以大国竞争、冲突甚至战争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模式正式成形。
他说,从现实主义学派的角度,新冒起的国际关系格局才是历史常态,自由主义版本只是美国独大带来“单极稳定”的例外情况。
然而,俄罗斯未有外界原先预计般迅速取胜,反而屡传失利消息,对比之下,西方却展示,近年罕见的团结合作。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希利温斯基向《明报》表示,从军事意义上,俄军侵乌的即时间接效果在于“巩固北约”——现有北约成员之间的政治合作,以至军事商讨均见加强。
与此同时,几个欧洲国家都作出重要抉择,其中德国向来被诟病迟迟未能达成军事开支占GDP比例2%的北约目标,但在俄军侵乌不久,朔尔茨政府即宣布急升军费。传统上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的瑞典和芬兰也决定正式申请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在俄军侵乌下反而有望逆势扩张。
不过,这不代表俄罗斯在改写欧洲安全架构上完全失败,俄军在乌克兰东南部攻势要比在两大城市基辅和哈尔科夫来得顺利,经历接近3个月围城后,终在上月底全面攻陷港口重镇马里乌波尔,有望进一步控制黑海的出海口。
希利温斯基表示,对克宫来说,情况还未去到结局,“我们正处于以军事手段和违反国际法的形式来讨价还价的过程之中,最有可能是基于战至最后一人的逻辑”。他相信莫斯科有可能以割取乌东土地,以及强行制造通往克里米亚的“陆桥”为目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