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及70年代孩子的童玩世界,許多如七粒子、紙飛機等童年玩意,對中生代無不充滿童年記趣的回憶。但是,對於日常接觸電玩的現代孩子來說,總會好奇何以只是5粒或7粒石子就可以成為父母回想童年時津津樂道的玩意,特別是一些如紙飛機、紙青蛙、紙娃娃、風箏等摺紙玩意。
舊年代,能飛的玩意,男生就特別喜歡。如果說紙飛機是孩子長大後的童年集體記憶,那么風箏應該也是。
ADVERTISEMENT
甘榜孩子礙於有限的零用錢及父母管制,無不羨慕大哥哥們花費6角半錢買的大風箏,可以與不知起飛自哪個角落的風箏在高空中互相追逐割線,享受風箏高空飛翔的樂趣。
有創意的孩子,單憑練習簿的一張單線紙,長形直放,左右兩邊各折豎起莫約寸半寬呈凹型的邊紙,製作出一隻有異於需要竹枝、拉線、粘紙成型的風箏,孩子將它稱之為“江魚子風箏”。
江魚子風箏能否起飛,取決於風箏中間點打的線結。線結打得平穩適中,可以讓銜接上幼細長線的風箏,在孩子疾步跑動和風的助力下,平穩迎風低空翱翔。
風箏的“心結”失衡,縱使有風也無法順勢飛起。失衡跌落的失敗感,不時挑戰孩子的耐性與心情。
急著功成,不願因一時失敗作再次試飛的孩子多的是。反倒一些看到自己製作風箏過程犯下技術上失誤而願意重新制作的孩子,從失敗中吸取經驗,認真的用尺測量後才在風箏的中心點打上線結,最終憑著自己手藝、創意和耐心,製作出一隻可以起飛,遇上大風則被摧毀墜落但依然可以歡樂一個晌午的單線紙風箏。
簡單一張紙,透過創意,可以讓孩子享受風箏在高空飛翔的樂趣,經過巧手,還可以變化出小時候住家附近馬來甘榜孩子與大哥哥在大樹下踢藤球取樂的玩意。
經過多重對摺,一張單線紙可以變成呈多角外形的紙球,與紙青蛙一樣,由一張正方形的紙張重複對摺變化而成,因為步驟繁多,非一兩下子功夫就能掌握,孩子接觸的紙球,大都由哥哥姐姐精心折制而成。
紙球外形與一般圓滑的球不同,但是在地面上滾動的功能,與圓球無異,甚至還可以手打腳踢,只要是用堅硬的紙張折成。
折製紙球頗為玩味,完成對摺步驟但成為球狀之前,平坦的外形,無論從任何角度都難於看出是紙球的前身,除非像孫悟空拔毛髮吹氣變身一樣,透過吹氣,一個立體成形的紙球才活現眼前。
外形逗趣的紙球經常引來孩子的爭奪,由於用紙製成,加上孩子玩得盡興,用力拍打腳踢,不消一會就殘不成球,打回紙張原形。
由紙變球,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迴歸紙的本來面貌,童年玩的,是球是紙?多年後憶起,答案可還重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