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周詳的計劃就冒然決策,看來我國未來的教育之路仍是崎嶇蜿蜒。
ADVERTISEMENT
教育部宣佈廢除中三評估考試(PT3),結束了這項最短壽的初中評估考試。事實上,由於疫情的關係,PT3已經停辦了兩年。曾經被包裝為推進教育改革的PT3就此落幕,到底是因為計劃失敗,或是有更好的計劃?教育部並沒有給予清楚的交代。
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出發,改變一項重要的全國測驗,需要有詳盡的研究和分析。決策前,教育部是否有抽樣和全國的師長、學生交流及收集數據?是否有和教育專家進行全面的探討?如果沒有,結束PT3是否只是因為疫情的緣故,而無法調解眼前的挑戰?疫情終會過去,但教育政策不能一直朝令暮改。
若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就廢除PT3,就打臉了PT3是更好的評估方式的說法。因為即便是疫情退去後,教育部仍然決意廢除PT3。因此,在教育部沒有給出任何詳細的解釋前,筆者堅決反對倉促下的決策。
標榜著校本評估(PBS)與高思維能力(KBAT),PT3的本意其實是好的。相較起PMR的“一考定江山”,PT3讓學子們能在各自的校園內,在不同的時間點,接受不同環節的評估考試(筆、口、聽、寫)。
當然,PT3也大大加重了老師的負擔,因為除了普通的教學與課堂評估,老師們還必須履行PT3考試的出題、批改與報告。因此,要如何改善PT3,或許才是教育部應該努力的方向。
由於PT3的成績被用來高中的分流與特別學校的申請(如寄宿學校、瑪拉初級科學學院等),它算是一項高利害的評估(high-stakes assessment)。廢除了PT3,要如何確保各大校園內的校本評估具有規範和統一性,仍是一大問號。其實,PT3也是靠校本評估來測試學生,但至少還有一些規範與框架。
換句話說,教育部將以一個未明的校本評估方式,來取代PT3式的校本評估。目前最明顯的區別,大概是少了PT3過去定期進行的口試、聽式與筆試。既然都是校本評估,如果是PT3的制度出現問題,大可對PT3進行改進,而非直接廢除。
根據國立大學發表的一份期刊,PT3的問題其實更多在於教師的身分錯亂。此話何解?想想看,過去(PMR時代)的老師只負責教學和課堂督導(所謂的課堂評估),對學生們的末期評估(國家統一考試)並沒有直接參與。PT3落實後(即以校本評估完全取代國家統一考試),除了往常的教學督導,老師們還需要出題去評估學生,並決定他們未來的方向。
問題是,課堂評估與高利害評估兩者間往往會出現牴觸。過去,如果學校想提升學生們的成績,老師們只管好好地進行課堂評估與教學。在PT3落實後,學校卻能夠透過降低PT3問卷的難度,或是儘量透過打高分等手段,來製造好成績的假象。這除了讓老師陷入兩難,也直接導致人們對校本評估失去信任。更重要的是,老師們的工作量就此飆升,這對教學素質必然會帶來影響,可謂環環相扣。
因此,改善PT3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分割其校本評估與高利害評估的雙重任務。
首先,學校應該儘量保留所有的校本評估,因為它確實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學與評估方式。同時候,為了入學、分流與規範性,教育部也應該另設一項統一性的全國評估考試。
你也許會問,這和PMR有何不同?有的,因為教育部可讓校本評估與統一考試各佔不同的比分,如40:60。這樣一來,我們將同時擁有一個較為整全(校本評估)和高規範(統一考試)的制度。另外,如果學校嘗試透過校本評估來“打高分”,教育部也能夠透過統計數據的對比來看出端倪。
政府在短短8年內就廢除PT3,反映他們缺乏宏觀和長遠的教育理念。沒有周詳的計劃就冒然決策,看來我國未來的教育之路仍是崎嶇蜿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