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在國際透明組織公佈的貪汙印象指數報告中,分數和排名已連續兩年下跌,政府在乎過嗎?
反貪會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6月3日期間,我國有275名18歲至30歲青年因涉貪被捕,罪行包括行賄和受賄。反貪會(防範)副主席諾阿茲蘭指年輕群體的貪汙情況令人擔憂。為何如此?
ADVERTISEMENT
想來,這與國內大環境脫不了關係。首先,政治人物涉及的貪汙洗錢案實在不少,從聞名全球的國陣前老大納吉、前聯邦直轄區部長東姑安南、前沙巴首長慕沙阿曼到仍在審訊中的沙巴副首長邦莫達等案件都烙印在民眾腦海中。他們之中,儘管納吉已經被判有罪,但仍能自由活動,化身網紅到處助威助陣、東姑安南和慕沙阿曼皆獲釋放但不代表無罪、邦莫達雖面控仍高職在身。這些情況都會製造一些既定印象,年輕人心中又會怎麼想?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高官如前沙巴水務局副總監張志康面對146項涉及3200萬令吉洗黑錢控狀,他被釋放但不代表無罪,並在繳付3000萬令吉罰款後獲亞庇地庭宣判無罪釋放。這些事情,一點一滴打擊年輕人持有的“貪汙是會面對懲處”信念。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的海底隧道案件在希盟執政時被撤銷,但國盟上臺後總檢察長換人,林冠英又被控上庭。如此巨大的轉折也會令人產生很多疑惑,進而對司法缺了信心,我國真的做到三權分立?
除了高官領袖,我們日常看到諸如“要不要解決?”的新聞、身邊親友遇到的個案等也不在少數,還有總稽查司報告“買貴了”的情況,這些都在傳送錯誤信息,貪腐似乎不是件大事。大馬在國際透明組織公佈的貪汙印象指數報告中,分數和排名已連續兩年下跌,政府在乎過嗎?
諾阿茲蘭提及反貪內閣特別委員會已在去年議決,廉正與反腐課程明年將納入我國所有大專院校,成為一門必修課。青體部長阿末法依沙受詢及有關275名年輕人涉貪一事也表示,年輕人涉貪談何國家未來,各單位需要致力舉辦提高醒覺運動,將涉貪的問題和危險性傳達給年輕人,避免年輕人涉貪。
顯然,他們都認為推動學生反貪教育和提高醒覺是應對年輕人涉貪的方法。提高醒覺和推動反貪教育確實是必須的,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好比教育孩子般,身教永遠比言教來得重要,身為家長的若不能以身作則,即使說得天花亂墜,還是難以讓孩子信服的。
如果整個大風氣無法令人有著堅定的“貪腐者必面對懲處”信念,恐怕所能取得的成效仍是事倍功半的。他們接受的教育和被灌輸的信念在大環境下會不停地被現實打擊,端看那一天出現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