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曼谷街头的摩托拜,没能在住处外站一站,就能招一辆过来,也没能像曼谷人一样,从公交站出来后,无论凌晨深夜晴天雨天,一定会有一辆摩托拜准备载你回到住处,代价只是几枚铜板。
ADVERTISEMENT
坤蓬准时出现在约好的捷运站下,他要带我去在素坤逸50巷的新家,他的母亲已经煮了一桌好菜,等着招待我这位前房东。
要知道的是,50巷离捷运站有一段距离,6月的泰国进入闷热的雨季,坤蓬知道我们大马人早已习惯开车,纵使只是到巷口杂货店买瓶酱油的距离,如此“娇生惯养”。
“来,我们转个弯,我带你坐摩托拜”,我以为他搬了新家也添购了摩托,正幻想着坐上他的摩托,像其它泰国人那样左穿右拐时,只见转弯处是一排摩托拜,旁边有一群穿着橘色背心外套的骑士,在伞荫下纳凉。
坤蓬向摩托拜骑士说了地址,娴熟的坐上车,示意我坐上另一辆,并叫骑士跟着他。我还没搞清楚状况,骑士就为了追上坤蓬而急转油门呼啸追上,那速度不输给“天若有情”的亡命飙车。
我忘了自己有多久没有骑摩托,也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搭摩托拜是什么时候。穿着橘色背心外套的骑士在拥堵的路上左右穿梭,看似危险但我依然坐得稳稳的。风在耳边啸啸拂过,过去在曼谷搭乘摩托拜的美好经验被唤醒,没多久就到了坤蓬的住家,2辆摩托拜的短程路费不过60铢。
这是曼谷街头的日常,无论是上班族、学生、无论你今天做何打扮,若要从住处到附近的公交,包括捷运、地铁、巴士、火车站等,在炎热的天气下走10分钟会让人受不了。居住在雪隆一带的你一定非常有同感,但我们没有曼谷街头的摩托拜,没能在住处外站一站,就能招一辆过来,也没能像曼谷人一样,从公交站出来后,无论凌晨深夜晴天雨天,一定会有一辆摩托拜准备载你回到住处,代价只是几枚铜板。
这些摩托拜,有很多外号:泰国人叫他们“赛”、大中华地区或旅游资料上统称“橙色外套的摩托车”、平均每公里收费30铢,因其便利性、随处可见及极具流动便利,成了曼谷人不可或缺的出行交通工具之一,也是让坤蓬,及所有我认识的泰国人乐意不驾车,选择搭乘公共交通的原因:连接了第一段及最后一段路程的,廉价公交。
更别说,在阔别2年后再次造访曼谷时,才发现捷运与地铁也不断延伸的路线,涵括更大的范围,让居民与游客只要搭上捷运地铁,几乎没有到不了的地方,那么方便。
曼谷究竟有多少位摩托拜骑士?坤蓬用泰文一搜:10万人!这并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约30年前才应势而生,单是大曼谷地区便有6000个拉客点。他们不像德士或出租车会到处流动拉客,他们都是静待在一个地点,等着络绎不绝的乘客,骑出一个价值逾10亿泰铢的产业。
坤蓬也告诉我很多有关摩托拜的内幕,例如不同地点的骑士每月须缴交多少抽成、他们身上那件橙色背心外套都有明码实价、还要“拜码头”加入特定组织才能在特定地区载客,更不能越界拉客,“那是会出人命的事,过去有人因为不守规则而被打死呢!”
“当电子召车来到泰国,就直接威胁了这个行业。电子召车不用这样多规则,而且明码实价不会被砍菜头,橙色背心外套的骑士当然很不爽,几乎三两天就去示威抗议。”坤蓬在饭桌上说了很多关于这个行业的真实面,这让天真的,想着“为何大马不能有电召摩托车服务”的我面对冷酷的现实:不是不要,是这个行业有太多的未知,水太深了!
如果一开始便严格管制,而不是像曼谷的摩托拜那样,因其盈利庞大而成了黑势力控制的行业,肯定会有更多人,像坤蓬一样乐意搭乘公交,纵使从住家门口到公交站有一公里距离,但仅30铢的费用就可以免去塞车、耗油、过路费、停车费等开车的费用,谁还不乐意搭公交呢?
“我觉得,吉隆坡应该要有这个摩托拜”,坤蓬真心建议,他曾在八打灵再也工作生活数年,假日都是搭乘捷运出外,却因没有这样的便利而被逼在晴天雨天走路到捷运站,结果往往都让他选择电召车,“不是我不要搭公交,是搭不到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