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治理與政治研究中心(Cent-GPS)一項研究調查顯示,2050年我國有9個州屬將會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這9個州屬分別是玻璃市、吉打、檳城、霹靂、森美蘭、登嘉樓、彭亨、吉蘭丹以及砂拉越。
而距離2050年已經不到30年,政府有著什麼樣的對策,目前仍看不出絲毫蛛絲馬跡。
ADVERTISEMENT
我們無法參與城市規劃、國家規劃,但可以提前為越來越頻密的極端天氣做好準備,確保自己和家人能在緊急時刻儘可能活到最後等來救援。
2021年底,雪蘭莪州的大水災令人心有餘悸,然後意識到災難臨頭時,我們竟措手不及,不知該如何是好。
要帶什麼逃?怎麼逃?逃到哪兒?我們對上述問題一無所知。
而隨著氣候變遷的到來,極端天氣將會持續上演,當大水災、地震,甚至戰爭來襲時,我們應該怎麼做?逃難時,該怎麼準備些什麼?
馬來西亞職業安全與健康委員會(MSOSH,Malaysian 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委員沈俐敏指出,實際上我國官方沒有給予人民一套應對災難的完整指南,但大馬氣象局曾經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過一則貼文,建議民眾準備的逃生包裡應該具備的物品:
1.重要文件
我國天災大多是土崩、水災,以及地震引發的海嘯,所以逃生包的材質一定要防水,比如游泳包,可根據家裡人口多少決定尺寸。
報生紙等身分證明的重要文件,要裝進額外的防水袋裡以策安全。
2.鞋子及換洗衣物
沈俐敏提及,鞋子應以方便移動的為主,比如輕便的球鞋,而衣服則是逃到安全的地方,具備休憩條件後可以換洗。
3.用電池的手電筒
逃難的時候,很難找到充電插座,電池不需先放進手電筒,每隔3個月就要檢查一次是否還有電。
4.口哨
沈俐敏強調“口哨”非常重要,當我們身處救援人員的視野之外時,用力吹口哨就能引起注意,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5.飲用水
國外的標準是1加侖,即4.5公升。沈俐敏的建議是,逃難時的飲水量可能不多,每個人可以帶1公升至3公升的水,目的是維持生命,不要用來洗滌東西。
6.可長期儲存的食品
比如容易打開的罐頭、嬰兒食品等等,後者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7.盥洗用品
假設逃到有水源、電源的地方就能梳洗。
8.藥物
除了個人的特定藥物,一般應付發燒、腹瀉、止痛的藥物也要備齊。尤其是家中的老人,可能會有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那就要提前準備好。
9.移動電源
逃走時若來得及攜帶智能手機,移動電源必不可少。
10.老式的手機
沈俐敏指出,外國的逃難手冊裡一般會建議人們在逃生包裡放一部老式的非智能手機。
“我一直都保留以前用過的諾基亞。舊手機的待機時間很長,如果幸運的話,能買到該款手機的電池更好,多一塊電池有備無患。”
欸?可是許多智能手機的Sim卡尺寸甚至都跟老式手機不匹配,到時候怎麼用?
“你逃難的時候根本來不及帶Sim卡,重點是:沒有Sim卡也能打112以及999求救。”
她強調,手機即使在沒有信號、沒有Sim卡的情況下都能撥打112。
112是全球通用的求救號碼,只要是從手機撥出的,他們自然會轉接到你所在位置或國家的緊急服務中心。
11. 現金
儘管現在是無現金時代,許多人開始習慣無現金交易,但是在緊急時刻比如天災,手機電源和信號可能缺失的情況下,傳統的現金往往是最靠譜的。
那要準備多少錢才合適呢?
沈俐敏說:“人均200令吉至300令吉就已經足夠。”
12.迷你音機
這應該是救生包裡應具備的物品中比較少見的東西。迷你收音機的功用是讓你無論身處在哪個地點,依然能靠它獲得資訊。
如果遭遇土崩,你被埋在裡面,但是僥倖生存下來,被困在一個空間裡,就能通過它得到消息。不過,沈俐敏補充道,若你已準備了舊式手機,就可以撥打112求救了。
13.備用眼鏡
建議所有佩戴眼鏡的人士,逃生包裡應多備一副眼鏡,儘管國外一些指南會建議攜帶隱形眼鏡,但根據我國情況而言,可能不太適用。
“我國經常面對山泥傾瀉的問題,當受困其中,隱形眼鏡怎麼洗、怎麼戴呢?我自己隨身攜帶一副眼鏡,還有一副在車裡。”因此,將舊眼鏡放進逃生包裡,在關鍵時刻,至少不是“全盲”狀態。
14.緊急聯繫卡
給每位家庭成員,包括自己配備一張緊急聯繫卡,卡上應具備姓名、地址、聯繫人、血型、敏感藥物或食物等個人信息。若有慢性病患者,可寫上最靠近的醫院地址,甚至主治醫生的名字和聯繫方式,萬一路上失散,碰到好心路人,就可以送他到醫院。
萬一你當時神志不清,路人將你送入醫院,醫療人員就能根據卡上的信息及時施救。”
15.生理用品
女性可攜帶幾片衛生棉以備不時之需,假設家裡有嬰幼兒,也得準備數片紙尿布。
16.紙質地圖
在沒有智能手機的情況下,紙質地圖就變得很重要。
主要是涵蓋你所在位置的範圍就好,比如住家附近有什麼地方、有哪些路線諸如此類。
相關報道: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