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內容事關重大,尤其在這樣一個跨國資訊自由流通的時代。如果沒有人願意做出努力,在目前已經被大中華區之見解和立場淹沒的我們,再過幾年,肯定只有溺斃的份兒。
ADVERTISEMENT
華社面對一個在網絡世界失去群體自主意識的處境,打開臉書,主要獲得演算法推捧而經常上榜的視頻、雞湯文、貼文,有幾個是屬於馬來西亞的內容?
倘若你覺得以上的說法危言聳聽,瀏覽自己的臉書,點擊一個視頻,然後看看由臉書演算法提供接下來的10個視頻,有多少個是馬來西亞內容。演算法是充滿偏見的,在人口數量的劣勢下,直接和我們相關的內容,只會更加的被邊緣化。
我們是以華文華語接受資訊的群體,主要吸收來自中港臺的內容,包括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示威、以及臺海兩岸發生摩擦,甚至是烏俄戰爭,因此來自中華區對立的資訊,讓我們當中出現了黑白對峙立場。
閱讀這些資訊,對本來處於邊緣的我們,不需要採取一刀切的立場,更多時候反而是需要思考國家的利益。不過,看到網上的留言,還以為是中國人和臺灣人在對罵。
只遙望遠方,照本宣科,不肯定自身,這就是主體性流失。社媒一直在流傳,某某國家如何又如何的好,相比馬來西亞是一塌糊塗。這樣的論述,破壞的何止是我們的信心。
因此,馬來西亞的內容事關重大,尤其在這樣一個跨國資訊自由流通的時代。如果沒有人願意做出努力,在目前已經被大中華區之見解和立場淹沒的我們,再過幾年,肯定只有溺斃的份兒。
在當下,可以接觸到的國際新聞分析,主要內容很大程度是來自中國一面倒的宣傳,另一方則是來自臺灣的政論節目,立場過於鮮明。兩者對國際形勢的分析,都以本身的利益為考量。作為大馬人,你如果看了幾個幾分鐘的視頻,就把那些觀點視為真理,就會和自己的同胞在網上爭吵,這種意氣之爭又何必呢。
另一種在網絡上被稱為“雞湯”的內容,即充滿希望和正能量鼓勵人們向上向善元素的各類製作,很多也是直接轉貼自中國和臺灣。其中的情節,往往談論的不是我國的情況,比如職業生涯、多少退休金、人生旅途等等,會出現使用的錢幣、地點、人名、文化習俗的差異。有些根本不符合我們的民情。還有那由國外人工智能宣讀的口音,太機械化而無法和我們有真正的連接。
我試過選擇把國外的內容隱蔽,結果剩下的內容,主要都是那些流於表面、搞笑、瑣碎、色情、庸俗的本地製作。這也再次論證了國內網絡生態由網紅主導,國人對本地的內容是飢渴的,在沒有選擇下才對那些本地的色情和庸俗內容飢不擇食。
因此,期待創作者來自本地、訊息屬於本土、場景故事來自國內,讓馬來西亞故事成為網絡生態的主流。不然,華裔網民長久向外看,或將持續迷失在外來加諸的對立和衝突中,不只缺乏自信又偏頗,長遠而言,又該如何在這土地安身立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