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煲剧联合国

发布: 7:25am 13/06/2022

黑色幽默

反思死亡

《良辰吉时》

侯孝贤监制

台剧

黑色幽默

反思死亡

《良辰吉时》

侯孝贤监制

台剧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作者:王晋恒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ADVERTISEMENT

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则用了7日演尽人间各种死法。《良》只有短短7集,从星期一到星期天,通过黄历的宜忌,暗示该集主人公的死法,极富宿命意味。

好的作品总能下潜到冰山的最深处,透视平静表面下暗涌的乱流。《良》设定在一个名为“太平”的奇幻渔港小镇。这里“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吉时”,就像广播所强调的:“太平镇,真太平”,这里有许多以“太平”二字命名的品牌,比如《太平日报》、太平酒厂、太平人寿……但就是在这种表面淳朴的小镇中,上演了那些欲盖弥彰,荒诞且可怕的杀人戏码。

复杂的,是剧中人物,比如将就和异性结婚,却密谋与同性恋人共度余生的唐治平;为病童带来欢乐,内心却无比苍凉、负债累累的刘长坤;对一手养大自己的后父心存杀机的女孩文文;不甘平凡,怀揣舞者梦想以致出现精神分裂的子安。以风格和反讽笔法写成的剧本,让观众能够看透“We Are Family”的正面口号背后,一群孩子争夺财产,各怀鬼胎的自私人性。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其实,《良》的英文剧名“Twisted Strings”更能点明剧情主题。它向观众揭露了人世间,众生命运相互纠缠的局面。第6集〈不知人数的派对〉以倒叙的方式,依次回溯一宗连环杀人案的成因。当中有些死者暗通款曲已久,有些萍水相逢,有些则是陌生人,却因为人性的弱点而紧紧捆绑在一起,最终走上绝命之途。观毕,不禁感叹命运如黑云笼罩众生,人总被一股神秘不可知的力量牵引,一步一步走向终局。那支子安自创的舞蹈更是最佳注脚──舞者像那个贯穿整部剧的猴子木偶般被绳索缠绕,凌乱挣扎的舞姿却始终无法逃向自由天地。是宿命论吗?人们是否有自由意志?凡事又是不是佛说的因果?关于命运,《良》给观众留下很大的思索空间。

7天生活的生死话题

《良》因为不断反转的剧情而获好评。作家伊格言说过,高级的吓人方法以情节逻辑直探人性的黑暗面,有别于低级吓人方法那种纯感官经验。《良》鲜有恐怖画面,但是解谜主轴的推展,却让人毛骨悚然。比如第二集〈不该玩的游戏〉中的寻物游戏,每个游戏物件都是一宗强奸悬案的线索。案情揭蛊时主人公才发现自己找错寻仇对象,就像当年的性侵亦是一次酒醉后的失误。无论是推理剧情,还是揭示人性的丑陋,都能感到深深震撼。7集剧情,犹如7则独立的短篇小说被一一串联,保有连续剧的连贯意义。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王晋恒/《良辰吉时》 太平人世不可解的宿命死结

《良》也是一部的连续剧,它让我们看到死后的吴月女而释怀。在“未知生焉知死”的传统华人社会,《良》不至于弘扬庄子“鼓盆而歌”那般豁达的生死观,却向观众展示无数条抵达死亡之前,曲折离奇的生命路线。剧组会在每一集结束后于官方网站发布问题,供观众解题和讨论。剧情因时间轴混乱,人间鬼界重叠,又置入心灵幻像和回忆蜃影,致使观众对剧中人物存在与否、是灵魂、假想对象,抑或还魂之身有着许多理解和诠释。

我想,这又是剧组对观众开的另一个黑色幽默。我们怎能掌握编剧笔下人物的宿命?最后,我们就只能像那位少年在目击连环杀人案后,木然地说一句:“我真的不知道那些大人在干嘛”罢了——因为不懂,所以更谦卑地活着。

更多文章:

鱼儿水中游/《疼痛难免》扯下医疗行业的遮羞布
锺征严/《Severance》人生切割术 
黄爱玲/《金宵大厦2》值得反思的何止black face? 
锺征严/《双城之战》精彩绝伦的迷人故事 
鱼儿水中游/《艾米莉在巴黎2》下沉的时装大片 
李欣霓/《少年法庭》在惩治与教化之间拉锯 
颜书韵/《喜剧开场》鲁蛇人生的输家精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03/03/2025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1]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台剧《影后》广受热议,除了华丽卡司同台飙戏,也因为取材自现实中的台湾演艺圈,引来圈内圈外人的各种臆测,想要知道剧集中那些女演员——从幕前转战幕后的知名经纪人薛亚之(谢盈萱饰);想要摆脱三级片阴影,“把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的黎芯妮(陈庭妮饰);因为得罪人所以不断在金钟奖陪跑的周凡(杨谨华饰);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新人史艾玛(林廷忆饰)——究竟影射着哪些明星。

演员被迫冷天下水,吃馊掉的道具食物,以及更多的化妆间冲突活现眼前。剧集想要揭露的现象,探讨的议题很多,但是我想从原型议题切入。新锐导演TB自小与母亲有嫌隙,冲突不断,母亲为了赚钱不断参演台剧8点档以致女儿出车祸也不知。TB决定将这段成长故事改编成电影,结果惹来母亲不满,指责女儿不顾家庭颜面,将母女的私事公之于众。戏中戏的手法,精妙刻画出两代人的水火不容,却也不禁让戏外的观众深思,母女俩口中为了艺术的牺牲,是否也在无形中伤害了家人?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被遗忘的恐惧

记得某明星曾将演艺圈比喻成一池的观赏鱼——因为广受瞩目,连私生活也必须活成一种表演。一直认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对演员来说特别沉重,当演员与演艺事业死死绑定后,就可能要面对这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容貌焦虑,哪怕只是一丁点体重的变化或脸蛋细纹的增长;有了年龄后就要做好被人遗忘的心理准备,就像剧中家喻户晓,红极一时的潘茵茵(曾莞婷饰)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边缘。如果势必从C位退下,观众还会指望该演员“优雅”地走下坡。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因此,娱乐版与网络论坛对某角色对应哪个明星耍大牌、背叛经纪公司这类的八卦议论,恰恰从戏外印证了明星不过是产业链的商品之一。既然只是失去主体性的商品,各种以性、金钱与权力的剥削便更轻易且频频发生。《影后》剧组大胆描画演艺圈的生态,在这个人际关系的修罗场,有人自甘被物化以求身价暴涨、有人像极了用后即弃的道具、有人出身就是“星二代”,起点远超拼了老命才出道的素人……

所以强调“真实”、“做自己”的周凡自然在圈内处处碰壁,一直开罪上层与投资人。过于理想主义,崇尚自由的周凡,甚至在好友薛亚之的婚礼上闹事,抗议她为了男人放弃演艺事业。爱情与事业,原则与变通,真实与伪装等二元对立的元素通过不同角色的成长经历,精彩机智的对白与交错的生命线,两相对照,深化思考。比如周凡在四十几岁终于爱上一个男人,以其为榜样的新秀史艾玛(人称“小周凡”)却为了混入演艺圈而果断放弃了爱情。这种不同年龄段作出不同决定的对比,更加立体地表现出职业演员一生的情感纠葛与思想变化。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爱情中的自我拷问

杨谨华16年后再演大龄女人爱上小鲜肉这种桥段,使人想起《败犬女王》中那个质问“难道女人的胜负,真的必须取决于男人,再不怎样的女人,有了男人就是抬头挺胸的胜犬,没有男人就必须垂头丧气,乖乖贴上败犬的标签吗?”的单无双,但是《影后》里周凡的焦虑,超越年龄,源自演员能否坦诚真心对待另一半,值不值得被爱的自我拷问。爱情讲究真情实感的全部投入,周凡却在恋人面前出现类似“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心理现象,担心卸下明星光环与演员面具后,展露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时,恋人会弃自己而去。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王晋恒/《影后》无处隐藏的身外身,转瞬即逝的梦中梦

和假戏真做的吻戏和掌掴片段一样,我们不知道《影后》隐去了几分真实,大方描绘的又是哪些迷障。编剧捏出的泥人,因为演员吹出的一口气而活灵活现,观众早已分不清虚实,本色演出或演技加持亦无关宏旨,当镜头对焦那些精湛饱满的演出,包括化哭为笑的释然瞬间、咬着嘴唇忍痛、失而复得时欢欣中又带着一丝无奈的表情管理,无一不令人深深折服,同时心中有数,眼前的泪与笑,是一出虚构的戏剧,也可以是带着自传色彩的纪录片。

[1] 取自蔡琴歌曲〈给电影人的情书〉,罗启锐词。

更多文章:

羊老贼/《最后生还者》优秀电玩改编关键在于剧情 
黄爱玲/《照明商店》有死亡,方有珍惜
阿简/《山花烂漫时》爱和榜样才是教育的根本
王晋恒/《脱单大作战》真爱,莫非只是游戏一场?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