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10:02am 17/06/2022

建筑

草稿筑迹

吕蕙妡

建筑

草稿筑迹

吕蕙妡

【草稿築跡】看不見的美術館──有形卻無形的空間塑造

藝術作品往往被視為一座城市的文化輸出,它能帶給大眾的遠超於視覺上的感受。而美術館則是扮演著承載這些藝術作品的關鍵容器。美術館作為城市公共建築,策展內容的多元及頻密能提高社會接收藝術的便利。

文:呂蕙妡(運營“草稿嘛嘛檔” podcast,雜誌策劃編輯)

ADVERTISEMENT

從多看“藝術”開始,慢慢看懂“藝術”

你是如何發掘自己的藝術天分?是在某節美術課被老師稱讚?或是老師稱讚了其他同學,在觀察了他們的作品之後,慢慢“模仿”訓練而成?這是我在求學時期對“藝術天分”的認知:從一開始觀察他人對美麗事物的辨識,到學會揣測大眾的喜好而模仿出“美”的作品。在大學畢業以前,我對“美”的認知,都是身邊的人對美的形容,而不是我對“美”的獨立見解。

但我認為藝術天分其實也和其他科目一樣,可以靠後天培養,可以通過多看藝術作品,提高個人對藝術的敏銳度,從中更瞭解藝術的美。藝術的美是有個性的、有詩意的、有情緒的,更是一門學問。每個藝術家背後都有他的創作故事,而藝術作品是故事的呈現。當藝術作品放置在一個空間裡,空間的場域設計往往將影響觀看者接受到的創作者情緒。

卡普爾在千禧公園的巨型裝置藝術——雲門。

社交媒體上“藝術空間”vs承載“藝術”的實體空間

科技的發達真的可以讓我們不需要到實體空間,只用視覺體驗藝術嗎?其實不然。社交媒體上所見的藝術作品,只能通過照片或影像的形式局部呈現於大眾,並配上文字解說。這些文字描述只能提供想像空間,遠不及親身到現場體驗。

在北京求學時,有幸能看到的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以下文章將簡稱卡普爾)個展。卡普爾的作品,運用的顏色及材料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以外,更具有代表的是作品與人的尺度感、空間感及身臨其境的五官體驗。

在看卡普爾的個展之前,我是因為他在芝加哥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的巨型裝置藝術——雲門(Cloud Gate),而開始關注他的作品。他巧妙地運用了不鏽鋼板光滑的表面呈現出鏡面效果,而作品表面的弧度達到了哈哈鏡的效果。遊客在鏡面的反射下看到了扭曲的自己及整個城市的輪廓,成就了人與作品的對話及互動。對我而言,雲門不只是裝置藝術,而是在這片公園裡的一個聚集地、一個標誌性的地標,甚至是一個技術的展現。當藝術不只是簡單的表達藝術家的情緒,而是呈現於世人後所帶來的更多對空間和藝術的想像。

大廳兩旁的走道。
2019年,卡普爾在北京美術館的個展作品“symphony for a beloved sun”。

2019年有幸親臨卡普爾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個展,美術館的入口大廳擺放著他2013年的作品“Symphony for a Beloved Sun”。紅色大型圓形裝置兩旁有著載送方形蠟塊的軌道,高度不一。每隔5分鐘,軌道就會隨機把幾塊蠟塊送往圓形中心,但在末端會直接掉落在地上,而地上早已鋪滿了蠟塊。撇開作品本身背後或許隱藏著的政治符號,它給我的啟發更像是蠟塊象徵著社會里的人類,已被軌道單一路線安排得明明白白。軌道像是人生一樣,單向行駛,直到軌道盡頭掉下之際劃下句點,毫無反抗之力地墜落。而像是象徵著“太陽”的圓形大型裝置就像是給予希望的能量,被載送的蠟塊隨著時間緩慢地載送至希望,以為自己更靠近希望的時候,還是在軌道的末端,和其他蠟塊一樣,狠狠地被現實毀滅了希望。而遍地的蠟塊,彷彿在諷刺掉下的蠟塊並不是先例。蠟塊散發出蠟香,像是每個“生命”散發出的束手無策。作品對我本身而言,透漏出了世事的無奈,同時象徵“太陽”的圓形裝置有著它存在的必要,因為每個人必須有著虛構的“希望”,讓人生可以繼續直奔它應該有的終點。

“Symphony for a Beloved Sun”是所有展出作品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而美術館的大廳設計為此作品的呈現錦上添花。大廳的一側是通往二層的坡道。在坡道上能從不同的高度及角度去觀賞軌道的運行及蠟塊的動向,豐富了整體的五官體驗。大廳的高挑空間讓蠟塊墜落時發出的聲音更好地迂迴於空間之中。這也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好的建築空間能更好地承載及呈現藝術作品,讓觀看者的體驗更多元。這也只有實體空間能賦予的體驗,是網上看展所不能及的身臨其境。

運輸蠟塊的軌道,每個5分鐘工作人員就會放一塊新的蠟塊任其滾動至末端自由降落。
我們就如蠟塊般,在走道看著自己的命運。

馬來西亞看不見的美術館

著名的建築藝術家奧拉佛·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曾在某次訪問中提到,“我希望來看我的展的人,在看展時不是踏入某個我虛構出來的夢境,但離開展區時又回到了現實生活,而是在看展時,能以更高維度去體驗更接近現實的赤裸。”

藝術作品往往被視為一座城市的文化輸出,它能帶給大眾的遠超於視覺上的感受。而美術館則是扮演著承載這些藝術作品的關鍵容器。美術館作為城市公共建築,策展內容的多元及頻密能提高社會接收藝術的便利。縱觀馬來西亞美術館數量及展區規模,多以私人小規模經營為主,少有現象級的傳播和社會討論。

在馬來西亞談及“藝術”,很多人抱有敬而遠之的心態,很常覺得自己沒有藝術細胞,不配擁有鑑賞“藝術”的能力,而不想了解“藝術”。大眾很常把繪畫能力視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藝術天分的標準,但更應該提高的是整體社會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才有更多對公共藝術的包容,才可能激發更豐富多元的創作環境。

其他展覽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