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照顧媽媽超過一個月了。一開始的一鼓作氣,投入了很多自己是萬能、能幹的想像,常以主動發想來迎接新的一段生活。當中包括了想漸漸把家改頭換面,希望給3年零4個月沒有見面的新加坡家人,在回來時有眼前一亮的驚喜。當如意算盤打得太響,我的魄力就需要拿出“勉強”來推動。
但家裡的一切,做就有不做就沒有是理所當然的,只是“由你操控”的狀態已是離我而去長達6年。一早醒來面對“想完成家務與照顧媽媽日常list”,基本上便已經忙到下午1點才有自己的時間辦工,此時卻還要考慮接下來要面對電腦工作還是煮個午餐的抉擇?兼顧不下了,第一樣被擠出list的就是煮飯。於是待在家的我開始依賴外賣,一天只要外賣超過一餐,我就會覺得當天“不充實”了,自己的能力不夠好。
ADVERTISEMENT
友人見我時間變得很不鬆動,勸說還是快找下一名工人吧。其實都有在“找”,但我知道內心其實想要有一段跟媽媽親密一點的體驗期,也想看看有何不可?反正“傳缽人”的工作不辦課就很多時間待在家。
有一週很想像帶孩子一樣,帶媽媽隨行去南馬工作一趟吧。那一趟的幾天實踐下就明白,不管“我會在哪裡”都會以她為主。南馬辦課時我幾乎無法好好待在課堂,反而得常回旅舍照顧媽媽飲食。旅途是開心甘願的,但也清楚瞭解帶著媽媽對她和自己造成的不便。
其實帶媽媽的工作不多,但是當要兼顧工作,甚至要外出時,就開始感到兩頭不到岸,那正正是全職照顧者“無法全職”的掙扎。面對掙扎要嘛用二選一,要嘛儘可能“兩全其美”,但之後回看時內心仍有愧疚:對工作有愧疚,對媽媽也有愧疚。原來這是我心力的最大殺手。
一心想感受自己親手照顧媽媽有何不可?實踐下來才體驗出所有的能否範圍。這陣子,手機裡的家人群有了更多關於“家”的話題,確實讓家人感情更好。同時也在調整著我的理想生活投射,除了以媽媽的幸福為優先,也要以自己的能力為主。
媽媽的6月生日宴,有星洲副刊記者琬焮和芷桑的全程到賀。謝謝你們的用心,讓我有更多花絮的紀錄。非常期待你們的製作與拍攝~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