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津貼乃至津貼合理化是長期的計劃,需要有一個長遠方案。經驗告訴我們這需透過謹慎規劃與落實,才會有實質成效。政府是要持續走民粹路線,抑或為了未來做好準備,擔起政府應有的責任?這得看執政者的智慧了。
ADVERTISEMENT
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曾表明,政府仍有能力補貼汽油價格,不過政府的長遠之計是調整汽油津貼的框架,讓津貼的目標群體受惠。然而,如何讓津貼汽油能夠惠及有真正需要的中低收入民眾,始終是政府在決策上處於兩難的局面。之前政府基於津貼數額過於龐大,釋出了風聲有意檢討燃油津貼機制,唯最終還是保持原狀。財長上述談話就是基於此一背景而發表。
政府日前宣佈不再延長雞肉和雞蛋零售頂價措施,並取消2公斤、3公斤及5公斤瓶裝純棕油食油的補貼後,從7月1日起,這些物品的零售價將由市場自由浮動來決定。現在市場擔心的是,這些產品勢必面臨漲價,並將掀起食品及生活必需品上漲的連鎖效應,帶起新一波漲價潮。所幸RON95和柴油的價格在津貼下得以維持,不然漲價潮會更令人難以消受。
但是,政府一直津貼汽油、柴油和液化天然氣,不是長久之計。每當國際原油每桶價格超過100美元,政府的燃油津貼就會隨之增加,而這些津貼惠及的群體甚至以高收入者為多。
政府目前向每公升的RON95汽油提供2.50令吉的津貼,當RON95的實際市場價格為4.55令吉時(國際價格會不斷波動),消費者每添購50公升或102.50令吉的RON95汽油,政府就需為此支付125令吉的津貼。
根據前首相納吉的估算,高收入者為了“省錢”,棄RON97而改添RON95,他們添油次數越多,政府耗在他們身上的津貼就越高,甚至比政府給予B40群體的援助金來得高。這顯然對於真正需要津貼的中低收入階層來說很不公平。納吉的建議是不取消津貼,而是調高RON95的頂價。
政府有意循序漸進削減燃油津貼,已經計劃了很多年,從國陣、希盟到目前的國陣/國盟政府,都分別祭出不同的方案,最終還是無法實施到位。合理化津貼以及落實標靶式津貼機制的構想和辦法,經濟學家、各商業組織也等都各有獻策,不過,基於執行上有難度,很容易再形成不公平的現象,而無法落實。
近來因為大城市的公路堵塞情況日愈惡化,擁車率再次成為焦點,政府就配合吉隆坡捷運新路線的開通,予以民眾免費乘坐各大公交一個月的措施,藉此推高民眾乘坐公交的意願,以減少公路上的車輛數目,同時也減少燃油的消耗量。此措施的切入點是防堵燃油津貼長年的浪費與流失在通勤和堵車上,可是免費乘坐公交的背後依然是政府大量的補貼,即高達1億5500萬令吉,這項補貼其實只針對巴生河流域的乘客,同樣並非針對目標群體如廣大的全國B40和M40群體。
政府的任何措施,其目的應該說得明白,譬如說省下的津貼會用在改善城市區間交通的銜接,這些計劃都應有一個實施時限,並作有效宣導,喚醒民眾參與及使用,才不致造成資源浪費。
RON95津貼價格令我國的汽油價格是全世界最低之一,這是導致擁車率高的一個原因,一人一車在公路上的情景形成擁堵,造成空氣汙染,也浪費了許多能源。至於如何提高人們乘坐公交的意願,政府和民間的看法有一定的落差,政府應該認真探討到底目前的公交系統的缺失在哪,民眾為何寧願開車,而棄公共交通系統?
提高RON95的價格或許是一個方法,除了防堵高收入者也享有廉價汽油,同時促使民眾放棄開車而選擇乘坐公交。現實上是否行得通,政府也要考慮到價格一旦調高,公交效率能否一併改善?而當中若有省下的資源是否能真正用在有利人民的開銷?
如財長所言,減少津貼乃至津貼合理化是長期的計劃,需要有一個長遠方案。經驗告訴我們這需透過謹慎規劃與落實,才會有較實質成效。在長期享受津貼,突然間津貼削減,或者頂價調高,預料會產生民怨。政府屆時該如何應對?政府是要持續走民粹路線,抑或為了未來做好準備,擔起政府應有的責任?這得看執政者的智慧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