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降臨後,商家不會考慮太久,漲價肯定是上上策,把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取消雞肉、雞蛋頂價,是暫時舒緩了業者的壓力,接下來是看民眾願不願意消費買貴雞。
ADVERTISEMENT
我們現在面臨著共同的經濟窘態——錢不夠用,政府想從水深火熱的困境中解救民眾,發放了援助金,允許民眾從公積金提款。即便油價高漲,政府持續提供汽油津貼,還讓民眾免費乘搭RapidKL公交一個月。這些措施彷佛預示著政府沒辦法了,只能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暫且安撫民怨。
日前,首相宣佈追加大馬一家援助金(BKM),協助B40低收入群體。然而,一個家庭單位額外領取100令吉,單身者拿50令吉,真的可以渡過難關嗎?各位看官心中有數,僅僅是杯水車薪,吃經濟飯也還得三思。
咱們來捋一捋,政府7月1日不再津貼雞肉、雞蛋和瓶裝食油津貼,而為了減輕生活負擔,將為860萬名BKM受惠者追加援助金。其實,普羅大眾都來自M40群體,這次援助金福利又沒他們的份,只能繼續苦撐。在收入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有朝一日會變成B40群體。
有人問,這些錢為何不變成津貼呢?政府早前是撥出了11億1000萬令吉作為第2期的BKM援助金,而這次是追加6億3000萬令吉。說實話,數額並不多,作為津貼也是看不到效益。與其追加援助金,倒不如嚴加管制,逮捕濫用津貼物品的商家。
首相本身提到,每個月撥出7億令吉津貼雞農(每公斤60仙),都無法讓肉雞維持在每公斤8.90令吉的頂價,那麼只好取消津貼。這個說法不禁令我好奇,我非深諳飼養和銷售肉雞的專家,純粹按照字面數字計算。政府每公斤津貼雞農60仙,每個月7億令吉,意味著每個月所津貼的肉雞重量有11億6667萬公斤。
根據農業及食物工業部長羅納建迪早前受訪的說法,雞農場最高產量是每天達到116%,供應國內市場之餘,還能出口到海外。現在我國人民每天消耗180萬至200萬公斤的雞肉。我就以日耗200萬公斤為例,國人一個月(31天)就消耗6200萬公斤的肉雞。我假設超市、商場、商家因商業考量,需要囤積肉雞數量,再加上運輸肉雞的耗損,國人真的很愛吃雞?每個月能消耗超過11億公斤的肉雞嗎?
當然,我純粹以數字計算,並不能做準。政府的數億令吉津貼都無法讓肉雞維持在頂價,那麼貿消部官員是不是需要去調查,究竟在哪一個階段出了問題?是不是需要派官員偽裝客人到商場超市走一走,查看民眾是否真的買到津貼肉雞,或食油麵粉等。
全球正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壓制通膨、穩住貨幣價值,以及提振國家經濟。通貨膨脹降臨後,商家不會考慮太久,漲價肯定是上上策,把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取消雞肉、雞蛋頂價,是暫時舒緩了業者的壓力,接下來是看民眾願不願意消費買貴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