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25日訊)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公使唐銳說,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一帶一路” 倡議發起以來,農業一直是其中一個重點合作領域,2020年中國同共建國家農產品貿易總額達957.9億美元,中國在共建國家農業項目投資存量超170億美元。
ADVERTISEMENT
他說,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共建國家拓展農業貿易投資,對接農業發展政策,交流農業現代化技術經驗,為各國確保糧食安全、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民福祉作出重要貢獻。
“彭亨有‘馬來西亞果園’之稱,出產的貓山王榴槤更是中國人餐桌上的頂級美食,去年貓山王榴槤在中國電商購物節名列果蔬預售榜榜首,僅2020年上半年中國榴槤進口就為馬帶來了約1.9億馬幣的收入,由此可見‘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潛力所在。”
他是今早出席在瑪拉工藝大學(UiTM)彭亨增卡分校舉辦的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大講堂(BRIS)巡迴研討會第四站活動,在會上開幕禮上致詞時發表談話。
他相信,大馬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馬之間的榴槤、燕窩、棕櫚油等農產品貿易不斷擴大,造福兩國人民。
他說,截至今年3月,除中國外,已有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加入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大家庭。
他說,“一帶一路”成果豐碩,這是互利共贏、開放包容及共同發展之路,相信只要沿著重大倡議的正確方向,“遇山一起爬、遇溝一起跨”,必將克服艱難險阻、邁向光明前景。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政利線上致詞說,此會議旨在加強中馬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技術共享、技術創新以及技術成果轉化,促進中馬農業教育的深入交流,共同致力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人才的培養,共同服務於大馬特別是彭亨州的經濟社會發展。
“中馬兩國是睦鄰友好的兄弟之邦,雙方既有互幫互愛的歷史積澱,也有‘一帶一路’框架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希望以此學術大講堂為有力契機,推動建立中馬雙方院校農業專家長期交流的平臺。”
該大學增卡分校校長莫哈末依韓教授致詞說,疫情影響著國家、經濟、社會創新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堅信通過舉辦這次以“農業現代化:來自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經驗”為主題的研討會,可以帶來兩國領域的專家和經驗,分享必要的農業知識和未來如何改善生活。
他說,該校在培養訓練有素的種植園和農業專業人士,種植園和農業技術學院已經培養了超過1萬5000名畢業生,希望培養更多具有競爭力的優質畢業生,並能夠為種植園和農業部門帶來轉型。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秘書長梁志華說,農業發展有必要跟上科技發達步伐,中馬都是農業大國,可透過結合兩國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上的優勢,發揮馬中合作“互惠互利”的精神,相互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效率與品質。
馬來西亞中國教育協會會長姜忠岐說,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農業現代化發展刻不容緩,期望透過中馬兩地教育機構在農業現代化的科研分享和培訓,可為農業輸入更多高技能的專才,將兩地農業領域推向更高質量的發展。
該研討會邀請瑪拉工藝大學的數位博士及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胡小鳳博士,分別通過線上和線下分享有關馬中農業現代化的合作契機。出席開幕儀式者尚包括馬來西亞“MyEdu”集團執行董事蔡佩司等。
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大講堂是由東南亞社科研究中心(SEARCH)與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委員會發起,獲得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的鼎力支持,聯辦單位尚包括馬來西亞中國教育協會和MyEdu集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