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若在交友軟件上不幸遇到詐騙,尚且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和承擔代價,令人擔心的是,在網絡上交友的兒童和青少年,若在網絡交友不慎,則會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身心問題。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蒙慧賢
使用交友軟件,該如何保護自己?
1. 提高戒心
交友軟件擁有很大的自由空間,照片都有可能是“照騙”,在沒見面的情況下,我們都無從確定對方的真實身分和目的,是真用戶或者是詐騙分子,切記保持警惕心,尤其是高富帥或白富美,更加要警惕。不要隨意把個人資料分享給對方,也千萬不要點開對方發過來的鏈接,假設對方的談話內容涉及借貸、投資、色情等訊號,最好是果斷拒絕和停止交談為妙。
2. 不僅看照片,更要了解對方的個人資料
交友軟件很容易讓人“以貌取人”,在交友軟件上認識新對象,大部分人往往以視覺為優先選擇,以照片來決定對一個人的觀感和信任度,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個人資料。其實除了照片,更應該瞭解對方的工作和生活背景,觀察對方的對談方式和行為思想,從中判斷對方是否適合深入交流。
3. 善用搜索引擎來了解交友對象
在網絡上認識新朋友,利用Google圖片搜尋對方照片,確認是不是盜用的照片,或Google查找對方的相關資料,通過semakmule.rmp.gov.my網站,檢查對方的銀行戶頭或電話號碼是否牽涉詐騙案件或遭人投報。
4. 關注對方的社交賬號
在與對方交談一段時間後,可提出交換IG、微信、LinkedIn 等,確認身分真實性,更全面瞭解對方的社交圈子和生活狀態。如果對方提供的是新開不久的賬號,與朋友的交流不多且很少團體照,則有可能是假賬號。
5. 不要讓自己太快投入情感
情人眼裡出西施,許多人在網絡交友時正因為太快對對方產生好感,覺得自己真的在網絡上遇見真愛或富二代,最終因為卸下警覺心而受騙。網絡交友存在更大風險,縱使隔著屏幕聊出來的感情像極了愛情,也要理性看待雙方的感情進展,來日方長,在聊天過程理智一些 ,用多一點的時間客觀、理性地瞭解對方。
6. 避免有“他要騙我,早就騙了”的心理
很多受害者都曾會有那種“他要騙我,早就騙了”的心理。企圖詐騙的騙子,不僅擁有專業的詐騙技能和知識,通曉男性女性的心理,還非常有耐心,往往會花長時間去與對方建立情感和信任度,慢慢誘導對方掉入圈套。愛情騙子可以同時間跟10個人有相似的通話和內容,即便最後只騙到一人,對騙子而言都算是成功。因此無論雙方在網上“認識”多久,都要對對方提出的要求有所警惕。
7. 和身邊親友分享交友進展
有道是旁觀者清,多和身邊親友敞開心房分享自己的交友進展,即便自己在交友過程中有疑慮,也有人能給予客觀意見,避免問題發生。
8. 做到安全赴約
網絡交友存在很多看不見的陷阱,即便對方顯示是同性朋友,也沒辦法確定對方的真實身分和性別,應約時會不會有其他人在場,要把很多有可能發生的狀況納入考量,要懂得選擇合適的場合,最好帶上朋友或者讓家長在附近等候,避免單獨赴約和乘搭對方的車,確保自己處在安全赴約的情況。
當孩子使用交友軟件或上網結識朋友,家長該怎麼辦?
成年人若在交友軟件上不幸遇到詐騙,尚且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和承擔代價,令人擔心的是,在網絡上交友的兒童和青少年,若在網絡交友不慎,則會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身心問題。
2022年5月,瓜拉登嘉樓12歲女童被一名通過交友軟件認識的28歲男子強姦。同年3月,一名16歲少年透過交友軟件結識一名女子,隨後轉移到手機WhatsApp裸聊,未料誤入圈套,遭對方錄下自慰視頻,遭人敲詐和勒索1500令吉。類似案件頻頻發生,因此跟孩子建立良好的價值觀,教育孩子在網絡世界交友的過程中學會保護自己,父母師長責無旁貸。
勿急於否定孩子的網友
鄭珍珊表示,父母允許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的同時,也得參與和了解孩子在網絡世界的交友動向。
時下許多孩子都會有自己認識朋友的方式,當孩子想跟網友約出來見面,家長該怎麼辦?
不要急於否定孩子在網上結識的朋友。“與其父母直接說不可以,更怕他們自己偷偷出去,這讓人更加擔心,尤其中學生,他們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就會冒更大的、我們看不到的風險。”
“例如第一次見面時,孩子們可以約好在某個地點見面,孩子在玩孩子的,父母則在附近的其他地方,讓孩子保有他們的空間。”重要的是,務必跟父母報備跟網友約會的地點、結束時間和載送地點,有機會讓父母在接送時見到這網友,對對方有所瞭解,即便對方是有企圖心的,也能減低問題發生的可能。
教導孩子懂得保護自身安全和隱私,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做起,這樣即便孩子升到中學更有自主性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家長關注自己網絡交友動向有太過反抗的心態。
陪伴孩子就是最大的支持與體貼
自小與新科技伴隨長大的兒童和青少年往往會依賴網絡,把情感寄託在網絡上的社交圈子。然而,過度相信網絡上聊出來的感情,是否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缺陷?
鄭珍珊分享,她曾遇到一名女中學生在遊戲裡認識一個男生,認識初期經常噓寒問暖,天天早午晚慰問,滿口甜言蜜語,一段時間後那男生無緣無故消失,這小女生覺得自己失戀了,出現失眠、食慾下降和暴瘦的狀況。
“這孩子為何會把一個從來沒見面的男生當作生活重心?在擔心這女生吃不下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該想一想,這孩子是否在現實生活裡找不到她需要的那份關懷?”
當時她勸那女生的母親:陪伴孩子就是最大的支持與體貼 ,但不要給予太多的想法和批評,因為這就是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情感,說得太多反而讓孩子反感或不願意聽從和分享。
“先陪伴她,等事情過了以後再來討論,比如什麼是喜歡和愛,為何認可這男生,陪伴孩子找出應該理解的東西。這孩子以後就明白:在網絡上,大家聊得多開心都好,但是手機關了以後,就不見了。”網絡終究是虛擬空間,不可盡信。
傳輸孩子的性教育
很多不法之徒會利用交友通訊軟件來接近孩童,以甜言蜜語誘導孩童和青少年裸聊、拍下裸照,進而勒索對方家長。這樣的問題層出不窮,除了是他人挑釁或誘騙,更大原因是孩子沒受到充足完整的性教育。
鄭珍珊補充,現在孩子能夠從各自管道接收一些性教育的知識,大人在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同時,更應該要將心理層面的性教育給納入其中,好讓孩子自小接受性教育和正面健康價值觀,在處理情感事件時更加成熟,懂得“自尊”和“尊人”,會明白何為安全性行為,不容易落入他人情感的索取。
例如談戀愛時,不會因愛他就與他發生性關係或拍下裸照;在網絡遇到裸聊或裸拍邀請時,無論他人是誘騙或情感勒索,都不會被誘導進而將自己推入尷尬情境裡頭,要知道,照片視頻一旦發出去給對方,就有可能出現許多個備分,沒法在網上撤下。
“我們無法避免目前科技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那麼就應該在教育子女上,將科學的性教育告知孩子,以便孩子在使用網絡的種種便利時,不會輕易落入情色陷阱裡頭。”
在她看來,交友軟件終究是虛擬空間,雖然便捷,但存在的風險更高。相比之下,參與戶外活動或團體活動,同樣有機會擴大朋友圈子,而且在同一團體,更容易遇到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在認識和交流上會比較直觀,對比網絡上交友需要篩選、釐清和辨識,更加透明化。
延伸閱讀:
相關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