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小學建立起的遺傳學正確觀念,對協助民眾未來理解和分析相關資訊,會有很大助益。
ADVERTISEMENT
這幾天一直收到朋友們發來短訊,讓我嘗試完成華小二年級的科學習題。
題一:以下孩子的爸爸或媽媽是誰?連一連。接著提供上下方三個小孩和三個大人的人頭照,讓學生為父/母和子/女連線配對。
題二:觀察麗真和她的家人,填一填。下方有6個不同身高、頭髮類型和膚色的卡通人像,其中三道題為(1)麗真的頭髮類型遺傳自誰?(2)維權的膚色遺傳自誰?(3)誰遺傳了外婆的身高特徵?
說來慚愧,可能我真的不是“法證先鋒”的料,只好向其他同儕求救。
結果是,回覆訊息的27名(遺傳學和生物學相關)博士和7位碩士,包括19名國內外大學教授,都沒能全數答對;其中最難的,是題一和題二(3)。
從大馬教育部提供的2年級科學《小學標準課程》的內容來看,這些習題出自單元“3.1 人類的繁殖和成長”。其中學習標準3.1.4註明“描述孩子的特徵遺傳自父親、母親或家族”,而3.1.5則是“舉例孩子的特徵遺傳自父親、母親或家族,如皮膚的顏色、眼睛的顏色和頭髮的類型”,都是以上習題想達致的學習目標(頁38)。
以小二程度來看,這學習方法比過去硬邦邦的死背強記,是好的太多,也有助於提升思辨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筆者想以多年遺傳學教學,以及協助高中生物課程的經驗所得,從三個層面來談這議題:
(一)習題的圖片素質:
題一的孩子-父母配對人頭照所提供特徵不夠明顯,學生只能靠猜測填寫答案;題二(3)也一樣,有老師給答案“麗真”(遺傳了外婆身高特徵),但媽媽和麗真的身高只差那麼一點,答案能不能也是“媽媽”?
(二)需要老師詳細解釋:
在初級批判性思維的課程,我們也使用“找出相同和差異處”的方法,來進行簡單的基礎訓練;但若沒有老師的詳細講解,單看這些習題,很容易成了一種找出“相同”之處的玩意。
(三)誤導性的遺傳學概念:
有些複雜的高層次知識,是可以在中小學做簡化處理;但隨意簡化一些生物學概念,會導致學生有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在接下來的中、大學學習就得多費一番勁去糾正。
若為配合小二程度而把相關概念說成“身高遺傳自外婆”或“膚色遺傳自爸爸”,其實恰恰是遺傳學領域的“偽科學”。因為人類的身體特徵,包括標準課程和習題裡的“膚色、眼睛顏色、頭髮類型、身高、臉型、耳垂”,都牽涉“多基因遺傳”(polygenic inheritance),加上基因自由組合、基因間互動、基因連鎖、交換、基因-環境互動(例:營養、運動)等遺傳定律,還有隱性和顯性等遺傳表現,都使特徵遺傳變得很複雜。
基於這些複雜的遺傳機制,我們最多限度只能說“孩子的特徵遺傳自父母”,而不是“孩子的特徵遺傳自父親或母親”(見學習標準3.1.4和3.1.5)。
我們可以舉“臉型”為例,作進一步的討論。近年有多項研究證明“臉型”由多個父和母的基因一起混配控制;因此,就算臉型像父親,也不能單憑表型就說“遺傳自父親”。再者,這些表型特徵的“遺傳力估計”(heritability estimate)以0.0至1.0係數表達,1.0表示某特徵單純由遺傳因素(比如基因)控制,0.0則是基因沒任何作用。比如下頜骨和嘴巴寬度“遺傳力估計”分別為0.62和0.67,意即這兩個部分的形狀大約65%由基因決定,另35%由環境因素控制(引2016年5月《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年4月《Scientific Reports》論文;)。簡言之,孩子臉型(或某些其他特徵)不像父母或長輩,是很正常的事。
21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而遺傳學在生物科技領域佔有主幹地位;未來數十年內,有關生物醫學、農作物、遺傳和基因相關科技領域的媒體報道,都將處於“如日中天”的地位。
打從小學建立起的遺傳學正確觀念,對協助民眾未來理解和分析相關資訊,會有很大助益。
至於有關當局若在改善相關課程內容,比如審核內容等支援有所需要,筆者非常樂意助一臂之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