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失敗者,我就會想到海明威(Hemingway,1899-1961)筆下的老漁夫、鬥牛士、拳擊手。
字裡行間鐵道邊山毛櫸樹林,拳擊手阿德在火堆邊取暖,誤入他領地的尼克剛被人揍了一拳,他們同病相憐。兩個失敗者——阿德讓尼克按按他的脈搏,一分鐘只跳40下,阿德自豪地說:“她從不加速。”
ADVERTISEMENT
儘管他的臉因為長期拳擊都畸形了,但那仍是一顆運動員的心臟啊。
阿德無敵於擂臺,卻是人生的失敗者。他愛上妹妹。他娶了妹妹。他們的愛情不見容於世。最後妻子走了,他人也瘋了,跟黑人獄友到處流浪。
也有像〈不敗的人〉裡頭的鬥牛士,把一生榮辱都賭在鬥牛場上。執拗的男人還未從上一場重傷事故痊癒又急忙踏上征途,明知道被人坑了還是要挑戰命運。他把競技場當成自己的畫布,以鮮血和汗水揮毫,可是不屈的不僅是他的戰鬥意志,不屈的還有那頭被他插得滿身血的公牛。
誰都不想失敗。最後男人被牛角挑上了天。
或是“殺手們”要對付的那個瑞典拳手,他倒在床上什麼也不想做,生活中條條都是死路。
當然也還是有激動人心的時刻,比如連續八十幾天釣不到魚的老漁夫,當他慢悠悠地告訴小夥子:“要對洋基隊有信心,想想迪馬喬(DiMaggio,1914-1999)”——屢敗屢戰的老人正耐心準備他與大海的戰鬥,可惜他不是迪馬喬,老人釣不到魚,當然也就沒有贏得美人歸的劇情。
面對運氣和歲月,老漁夫只能堅持到底。
在勝者為王的金字塔型體育競技世界裡,失敗者永遠佔多數,就連開風格之先的羽毛球宗師李宗偉(1982-)也要形容自己“敗者”。
從天堂摔下的失敗
失敗有很多種,有人連開始的機會也沒有,有人庸庸碌碌,還有一種失敗是先把你送上榮耀的天堂再重重把你摔下來。
拳擊手麥克·本特(Michael Bentt,1965-)的故事屬於後者。
而且是兩次。
本特其實並不想成為拳手。在他的自述中,年幼的自己只不過是父親理想的投射。父親希望他能成為拳王阿里(Muhammad Ali,1942-2016),早早把他送去練拳,半推半就竟發掘了他的天賦。
年輕的本特在紐約闖出名堂,稱霸金手套大賽,在業餘拳擊生涯奠定148勝8負的輝煌戰績。
年輕、強壯、有天賦,本特很快晉身收入可觀的職業拳擊世界,但卻在職業生涯起點栽了大跟斗:首戰對手傑瑞·瓊斯(Jerry Jones,1961-)在第一回合還沒結束就K.O.了本特。那場短短的比賽,本特初生牛犢揮拳如電,捱打的瓊斯相當苦悶,全世界都以為一顆閃耀新星要誕生了,但誰都想不到,瓊斯竟找到解套方法,幾記重拳把本特打成笑柄。
本特成為雷聲大雨點小的代名詞。
他在屈辱中買醉。某天深夜,他打開哥哥房間的抽屜,看見一把手槍。
放進嘴裡。
抽出來。
放進嘴裡。
再抽出來。
“很想死,但就是扣不下去。”
4年後,戰績平平的本特挑戰當時的重量級拳王湯米·莫里森(Tommy Morrison,1969-2013)。大家都只道本特是給莫里森打牙祭,莫里森也即刻採取攻勢把本特逼到擂臺圍繩。怒攻數十秒的結果是,莫里森洩了底氣,隨即遭遇本特凌厲的反擊。巨靈神似的白人拳王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幾度膝蓋痠軟,最後裁判宣佈T.K.O.!技術擊倒!
意外奪得拳王腰帶,本特哭得像個孩子。
封拳王卻是悲劇的開始
那是1993年10月29日,本特28歲。拳王頭銜讓本特更加迷茫。他本就不想要走職業拳擊的路,在外人眼中他是中了樂透的幸運兒,對他自己而言,悲劇才剛開始——多少人想把拳王腰帶從他身上搶過來。
5個月後,本特來到倫敦,接受年輕拳手赫比·海德(Herbie Hide,1971)的挑戰。他們賽前做足了表演,每次媒體宣傳活動都劍拔弩張。1994年3月19日決戰當天,在7回合比賽後,本特躺在擔架上離開了倫敦尼爾球場搭建的擂臺。
昏迷3天之後本特忘記了當天發生的一切。
職業生涯首戰慘敗給瓊斯,本特形容被揍到直挺著暫時失去知覺是“超現實的甜蜜”,但被海德打昏的過程他一點也記不起。醫生告訴他,也許那是創後大腦保護自己的機制。
儘管他的父親在他被海德擊倒之際暴跳如雷口口聲聲叫兒子死了算了,但當醫生警告本特再也不準比賽,本特如釋重負。
從鬼門關回來之後,本特解放了,還拍了電影,在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1968-)主演的《拳王阿里》尬上一角。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拳擊大賽》(Fight Game)雜誌寫了一篇有名的文章〈K.O.解剖學〉(Anatomy of a Knockout)坦露他在戰場上被擊倒的心情。
被擊倒的感覺就是“恥辱、無力,剎那間情緒、精神與心靈全部破產。”
脫下拳套,本特拾起筆告解自己的慘痛經歷。告別了擂臺,他一輩子仍要對抗“失敗”這個大魔頭。
最後文字成為退魔的神拳,我想,這是一件很文學的事情。
更多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