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者可以天花龍鳳地畫大餅,不斷強調我國糧食供應沒有問題,但到底是龍是鳳只有當事人知道,而身為老百姓可能面對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包括百物價格特別是食材暴漲之際,我們能做的第一就是不浪費食材。
ADVERTISEMENT
自古以來,糧食供應絕對是人民最切身的問題,在問候語中“你吃飽了嗎?”或形容討生活“搵食(找吃)”等都與糧食離不開關係,戰場上獲勝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三軍未發,糧草先行”,縱觀人類歷史每一次反抗、示威、起義等皆離不開一個因素,那就是為了吃一口飯。民以食為天不僅是用於形容美食,更貼切來說是為了有一頓飽飯可以活下去。
從古至今不管是封建制度時的皇帝、民主開放後的國家領袖等,要避免政權被推翻,首要條件就是要確保人民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供應。縱觀中國曆代的朝代,從商朝開始之所以會出現官逼民反就是在商紂王治下,人民連溫飽都沒了只好選擇起義,簡而言之,當人民被逼到絕路,連一口飯也沒有之時,那距離站起來反抗也不遠了。
而大馬呢?前首相敦阿都拉在2006年時一次過把油價調漲20仙,結果引發骨牌效應,最終也讓他黯然退下政治舞臺;另外在2018年大選前鬧得全球皆知的一馬發展公司(IMDB)弊案,也讓那時已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民怒火中燒,結果引發了大馬第一次的改朝換代,希盟第一次成為政府。必須強調的是,放眼海內外不管是誰做政府,只要敢動到影響國民的“飯碗”,以及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那距離下臺的日子也不遠了。
對普羅大眾而言,足夠及負擔得起的糧食供應是生活頭號大事,重要程度絕不遜於人人負擔得起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題外話,以大馬為例,至今國民仍享有最合理及負擔得起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是可喜可賀的,尤其是在這個百物價格暴漲時代,而這也必須感謝為公共衛生獻出努力的每一位醫護人員以及醫療機構的把關者,就是他們的堅持以民為本的理念,我們才無須像港劇《白色強人》中提及,即當地市民要擔心公共醫療系統可能被大財團收購及侵蝕。
回到糧食供應,這可能是近期全國人民最為擔心的問題,從一片印度煎餅(roti canai)到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餚,不管是肉類、蔬菜、牛奶或雞蛋等,都毫無例外以種種理由而漲價了。從小在接觸教科書中,我們知道大馬是個赤道國家,非常適合耕種不同的農作物,從亞洲人的主要糧食米、不同的蔬菜水果,甚至是畜牧業都沒問題,按照常理大馬就算不能把農作物出口到外國賺取外匯,但至少自供自足應該沒問題吧?可是為何大馬的食物價格卻很容易受到國際糧食價格影響呢?甚至近期在新聞中頻頻密出現一個詞,那就是糧食危機。
其實大馬的糧食供應之所以會出現危機,從一名新聞從業員及一介平民身分來看,不外乎是管理問題所導致。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進行城市化發展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可是在城市化或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歷屆政府是如何對待農業呢?我們不時看到非法菜農被對付、貓山王被砍伐的新聞,這彷佛是我國農業的縮影,試想想若是一名進行農業的業者,時刻須擔心被對付,豈敢把更多先進科技或技術引入進行投資呢?再來我國的糧食管理,之前就曾爆發大米囤積在米倉而變黃生蟲的悲劇,但之後呢?有人須問責被對付嗎?沒人知道。
聖經《創世紀》2章15節如此說“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換言之上帝給人的使命之一就是把天下萬物包括糧食管理及看守好,可是再回頭看我國從政府到民間對糧食的管理,似乎是背道而馳。
執政者可以天花龍鳳地畫大餅,不斷強調我國糧食供應沒有問題,但到底是龍是鳳只有當事人知道,而身為老百姓可能面對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包括百物價格特別是食材暴漲之際,我們能做的第一就是不浪費食材,第二就是在選擇時多一份思考,對於大馬人民而言,浪費食材這種惡習並不罕見,從餐館用餐到自家煮食都能看到這類惡習的存在。
以自助餐為例,總會有些食客會認為既然已付錢了,於是就拿了一大堆食物,可是最終卻無法吃下而扔在桌上;再不然就是自家煮食前沒有考慮清楚,結果煮過量了。其實只要能做到不浪費食材及購買食材前多想一想,就能避免浪費。當然歸根究底,要真正解決糧食危機離不開政府管理好我國的農業,如何讓國民在接下來的日子繼續有口飽飯可吃,而這就考驗著執政者的管理智慧,可是端看連大選日期也難以決定,還指望解決累積了數十年之久的農業問題,似乎並不切實際。對了,在外國如澳洲,大選日期是早在1年前已定下,至於美國的大選日期是固定的,而我國呢?主要是看某人幾時有靈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