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6日綜合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的一項小規模研究發現,小部分冠病患者出現腦霧或記憶障礙等長期冠病症狀,有可能是因為冠病病毒在人體內激起的免疫反應導致腦血管受損。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法新社報道,這項研究週二發表在醫學期刊《大腦》。研究是基於對9名病歿冠病患者的腦部屍檢,他們介於24歲到73歲。研究人員選擇他們作為研究對象主要是因為根據掃描,顯示這些人的大腦血管有受損情況。
ADVERTISEMENT
研究人員沒有在大腦中檢測到冠病病毒,反而發現患者自身的抗體攻擊了大腦血管內壁的細胞,導致炎症和損傷。
這項發現或能解釋為何一些人在染疫後出現後遺症,包括頭痛、疲勞、喪失味覺和嗅覺、失眠以及腦霧,並可能有助於為長期冠病患者設計新的治療方案。
研究發現,針對冠病產生的抗體,錯誤把用來抵擋有害入侵併允許必要物質到大腦的細胞當成攻擊對象。對這些細胞造成的損傷會導致蛋白質滲漏、出血和凝塊,從而增加中風的風險。這種滲漏還會觸發一種免疫細胞湧向腦補以修復損傷,引起炎症等。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納斯在一份聲明說:“這種相同的免疫反應很可能持續存在在長期冠病患者身上,從而導致神經元損傷。”
他補充,這意味著一種可以降低免疫反應的藥物或可幫助這些患者。“所以這些發現具有很重要的醫療意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