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兩大經典:《羅摩衍那》(Ramayana)和《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
《羅摩衍那》屬於伶工文學,最初是口耳相傳,沒有寫本,後來才成書,因此出現的版本甚多,相傳是蟻蛭(Valmiki)所著,大約成書於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后二世紀間;時間拉得那麼長,實際上反映無從精確地說明著述或整理的時間。全書7篇,即〈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國篇〉、〈美妙篇〉、〈戰鬥篇〉以及〈後篇〉,舊版本總共有2萬4000頌(Sloka),1960年出版的新校本則有1萬9000頌。這部史詩總共有兩千多種手寫本,五十多種梵文註釋,有各種語文的翻譯本傳世。
ADVERTISEMENT
《羅摩衍那》故事的核心是羅摩(Rama)不願與同父異母的弟弟爭奪王位,選擇自我流亡14年的曲折經歷,最終打敗惡魔羅波那(Ravana),主要得力於神猴哈奴曼(Hanuman)及眾猴的支援。
神猴哈奴曼協助羅摩打敗十頭魔王羅波那,救出被後者綁架的悉多(Sita)。羅摩帶著妻子悉多和弟弟羅什曼(Laksman)及眾人,從羅波那的楞伽國(Lanka,今斯里蘭卡)返回北部的阿瑜陀國,過後登基為王。
羅摩打敗羅波那的故事,是“十勝節”(Dussehra)和屠妖節的神話來源之一,象徵正義戰勝邪惡。這則神話也是印度廟裝飾藝術的題材,通常以壁畫或雕塑的形式出現。
三國中的神猴
印度有《羅摩衍那》和哈奴曼,中國有《西遊記》和齊天大聖孫悟空;而泰國則有《拉瑪堅》和哈奴曼及由著作衍生的“孔劇”。換言之,哈奴曼的神話和形象跨越時間和空間,在3個不同的國家有相關著作和神猴出現,有脈絡可尋,但故事內容各有不同。這些著作及其代表的神猴,是宗教、節慶、寺廟藝術的重要題材;是戲劇、舞蹈、電影、皮影戲、文學的重要泉源。
中文讀者對《西遊記》和齊天大聖孫悟空並不陌生。《西遊記》是中國明代神魔類章回小說,全書五十多萬字,一般認為作者是吳承恩。書中描述唐三藏與3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往西天取經,遭遇各種稀奇古怪的事蹟和艱險的挑戰,最終還是如願完成取經的目標。這部章回小說流傳甚廣,歷久不衰;近年來拍成電影、電視連戲劇,更將《西遊記》和孫悟空普及化。
泰國的《拉瑪堅》(Ramakien),即“拉瑪的故事”,參考《羅摩衍那》編寫而成,有多種版本,最早出現在宮廷的劇本,大約是在泰國文字出現的素可泰時代(13世紀前後)。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在位時(1782-1809)主持整理和編寫了詩體劇本,主要沿用《羅摩衍那》的故事情節,比較完整,全詩總共50,286句,是泰國所有詩體經典名著中篇幅最長的一部史詩。後來還有其他版本刊行流傳。
在泰國,《拉瑪堅》通常是以歌舞劇“孔劇”的形式演出,全場只有舞蹈動作,配上音樂,沒有臺詞;其動作源於印度,經改編後更加緩慢,每一個舞步都有特定步法,加上手勢表達情意,所以又稱啞劇。孔劇的演員分為4種角色:男主角、女主角、神猴(神猴哈奴曼及猴群)以及十頭魔王羅波那;除了男女主角,其他都戴面具,所以也叫“假面舞劇”。
而哈奴曼、齊天大聖孫悟空也隨著歲月的演變,從神猴變成猴神。吉隆坡十五碑Jalan Scott有一座猴神哈奴曼廟,興建多年尚未竣工。華人民間信仰也有相關的寺廟供奉齊天大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